植物多暴长,既长亦易枯。
修竹长交翠,独与松柏徒。
何繇而能然,劲节禀生初。
君子尚刚正,小人习柔濡。
霜风一振厉,蒲柳竟何如。
植物多暴长,既长亦易枯。
注释:植物在夏天生长迅速,但一旦长大就容易枯萎。
译文:夏天的植物生长迅速,但它们一旦长大后就会容易枯萎。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天植物生长特点的诗。首句直接点明了夏天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接下来,诗人用“既长亦易枯”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这里,“既长”指的是植物已经成长到一定的程度,而“易枯”则是指这些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容易枯萎。这种对比突出了夏季植物生长的快速和脆弱。
修竹长交翠,独与松柏徒。
注释:修长的竹子长出翠绿色的竹叶,但它们与松树、柏树相比显得逊色。
译文:修长的竹子长出翠绿色的竹叶,但它们与松树、柏树相比显得逊色。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夏天植物的生长状态。竹子长出翠绿色的竹叶,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然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竹子与其他树木相比的不足。这里的“徒”是虚词,表示比较的对象,即竹子虽然长出了美丽的竹叶,但与其他树木相比仍然显得逊色。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何繇而能然,劲节禀生初。
注释:为何竹子能如此生长?这是因为它有坚韧的节操。
译文:竹子为何能如此生长?这是因为它有坚韧的节操。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竹子能够生长得如此美丽的原因。竹子之所以能够生长得如此美丽,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坚韧的节操。这里的“劲节”指的是竹子的坚韧节操,而“禀生初”则表示这种坚韧节操是在生命之初就形成的。这种解释使得诗句更加具有哲理性,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君子尚刚正,小人习柔濡。
注释:君子崇尚刚强正直,而小人则习惯柔顺。
译文:君子崇尚刚强正直的品质,而小人则习惯于柔顺的行为。
赏析:这句诗继续探讨了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的性格特点。君子崇尚刚强正直,他们追求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而小人则习惯于柔顺,他们倾向于寻求安逸和避免冲突。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鲜明地展现了人性的不同面貌。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格品质的重视和推崇。
霜风一振厉,蒲柳竟何如。
注释:一阵秋风扫过,那些脆弱的蒲柳立刻变得萎靡不振。
译文:一阵秋风扫过,那些原本脆弱的蒲柳立刻变得萎靡不振。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秋风对植物的影响。当秋风到来时,原本娇艳的蒲柳立刻变得萎靡不振。这里的“振厉”指的是秋风扫过的样子,而“竟何如”则是诗人发出的惊叹,表达了对蒲柳柔弱无力的失望之情。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