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廷鑅
【注释】 白菊:指白色的菊花。白菊,又称“黄华”“秋菊”。 正得西方气:意谓白菊具有西方的气节,即菊花的品格高洁。 来开篱下花:言菊花自西而来,在篱笆边盛开。 素心常耐冷:形容菊花的心地纯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晚节本无瑕:意谓菊花的晚开不与百花争艳,自有其清雅之美。 质傲清霜色:形容菊花的花瓣洁白如霜,傲然挺立。 香含秋露华:意谓菊花的香气浓郁,宛如秋天的露珠。 白衣何处去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离亭微雪点征衣” - 注释: 在离开的亭子上,微量的雪花落在旅行者的衣物上。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离别的凄美场景,雪花象征着纯洁和未完成的旅程。"离亭"强调了离别的地点,增添了一种旅途中的寂寞感。 2. “惆怅天涯事已非” - 注释: 对于遥远的往事感到惆怅,一切都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 - 赏析: "愁怅"表达了对过去的无限留恋和对现状的遗憾
七夕雨中 不见西南玉镜明,佳期迢递隔层城。 频飞千里针楼梦,独听空堂夜雨声。 乌鹊桥成头渐白,银河天远水空盈。 但令此夕常相会,牛女何劳别恨生。 注释: 1. 不见西南玉镜明:形容七夕的夜晚,天空中的星星似乎都变得昏暗不明。 2. 佳期迢递隔层城:佳期(美好的日子)遥远且难以相见。“迢递”表示距离远。“隔层城”指相隔甚远。 3. 频飞千里针楼梦:形容思念之情,就像在千里之外的地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三千殿脚总如花”:描述了宫殿建筑群落如同盛开的花一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断粉零香散暮霞”:描绘了夕阳下的残花散落,香气随风飘散的景象,增添了诗中离愁别绪的氛围。 3. “唯有离宫旧明月”:表达了作者对于昔日宫廷中月光的记忆,以及对那段历史的感慨。 4. “夜深还上玉钩斜”:通过描写月光照在宫殿上的形态
中秋大风雨后看月有作 已分沉沧海,清光不上天。 乍惊东壁晓,仰见一轮悬。 万里人同节,中秋影共怜。 何能负良夜,宴赏又经年。 译文: 中秋之夜,一场大雨过后,我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明月。月亮已经沉入大海,清澈的月光照耀着天空却照不到月亮。突然,东壁的曙光照亮了大地,我看到一轮明月高悬。虽然身处万里之外,但与家人一起欢度中秋佳节,看到这轮明月,心中倍感凄凉。怎么能辜负这美好的夜晚,又要度过漫长的一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译文和注释。 第一句:“妇女不异田横客,齐赴涛浪无生存。” 这句诗的意思是“妇女们并不比田横的客人们差,她们都一起赴涛浪之难,没有生存下来的人。”田横是一位古代的英雄人物,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女性遭遇不幸的命运的同情。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她们常常受到压迫和歧视。因此,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怀。
【注释】黯淡滩:指江水昏暗、水流湍急的险滩。惊滩来黯淡,行旅奈愁何;惊:惊动。黯:深黑。奈:无奈。行旅:旅行的人。荒啼雨:荒凉地哭泣的雨水。江鼍:指江中的大鱼。蹴:践踏。舟从天上落,人似梦中过;舟:船。天上:这里比喻水面。 【赏析】这首诗写在黯淡滩航行的艰辛和危险。首联描写暗滩险阻,“惊”“奈”两字写出了航行者的心情。颔联写山鬼和怒涛对行者的威胁。颈联写船只如从天降,行人像做梦一样飘过暗滩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第三首。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傍山峦缓缓降落,黄河朝着大海滔滔奔流。若想领略千里风光,那就再登上一层楼吧!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从高处看到的苍茫雄浑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写落日。这里用了一个传说故事来写太阳。相传古时有位名叫苟子的人在山上砍柴,看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诗句原文: 雷塘春尽草如烟,落拓江湖又一年。 吟遍吹箫桥畔路,无人知有杜樊川。 译文: 春天结束雷塘的草木变得像烟雾一样,我又漂泊在江湖中度过了一年。我已经走遍了吹箫桥边的小路,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我的名字叫做杜樊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许廷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通过描绘雷塘春尽后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的译文是: 采石矶,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我在这里曾经投军,也曾经流落, 后来回到家乡。 惊涛骇浪,弄碎了月亮,使它圆了, 江山没有李白的风采,已经寥落几千年。 我也骑上鲸鱼,乘着牛渚的船, 人已不见,只有江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