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
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注释】

白菊:指白色的菊花。白菊,又称“黄华”“秋菊”。

正得西方气:意谓白菊具有西方的气节,即菊花的品格高洁。

来开篱下花:言菊花自西而来,在篱笆边盛开。

素心常耐冷:形容菊花的心地纯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晚节本无瑕:意谓菊花的晚开不与百花争艳,自有其清雅之美。

质傲清霜色:形容菊花的花瓣洁白如霜,傲然挺立。

香含秋露华:意谓菊花的香气浓郁,宛如秋天的露珠。

白衣何处去:意谓菊花的花瓣洁白如雪,不知飘向何处。

载酒问陶家:意谓带着菊花的美酒去拜访陶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人而著称,其田园诗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菊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正得西方气”,直接点明了菊花的品质——高洁、坚韧、不屈。这既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的期望。诗人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如同菊花一样,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质。

接下来四句“来开篱下花”至“晚节本无瑕”,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生长过程。从篱笆下悄然绽放,到晚风中独自开放,再到霜降后仍傲然挺立,菊花始终不改其本色。这种品质让诗人深感敬佩,因此将菊花比作自己的精神寄托。

五、六两句“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特点。菊花的花瓣洁白如雪,如同仙子般优雅;它的香气浓郁,仿佛秋日的露珠一般清新。这些特点让诗人更加喜爱菊花,也更加珍惜与菊花相伴的时光。

最后两句“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则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他带着菊花的美酒去拜访陶渊明,希望能从陶翁那里得到更多的启示和鼓励。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追求高洁的品质和淡泊名利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人生理想。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