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落落宁甘滞一丘,高才原不逊瀛洲风云未凑愁鹰隼,蹀躞长鸣困駬骝。 槐水细流波惨澹,行山旧隐树绸缪。 临漳不起中郎哭,埋玉萧萧马鬣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尽管面临困境和挑战,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的内心充满忧虑,但仍然努力前行,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诗中的每个诗句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满眼江河日下流,苍茫独棹一孤舟。 注释:眼前所见的江河都在逐渐向下游流淌,我独自驾着一叶孤舟。 孔方到处人成癖,兰臭同心忽向秋。 注释: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人们为了钱财而变得贪婪,但只有真正的知己才会在秋天时与你分享兰花的香气。 高尚岂无廊庙志,林泉亦有圃农忧。 注释:虽然高尚的人也有为国家大事着想的抱负,但隐居山林的人也会有为农田百姓而担忧的忧虑。 强呼贤圣杯中起,酬酢何庸与世谋。
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惟度名宪闽人也 这首诗是诗人在癸丑年的春天,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的作品。当时,许多诗人都在这个场合中献上了自己的作品,形成了一场盛大的文学盛宴。诗人魏子惟度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这场盛宴的领袖人物,他的诗作也成为了一时的代表作。 波起涟漪涨一溪,秦风读罢夕阳西。 好修翎翮如鸾凤,莫入樊笼学鹜鸡。 欸乃声中渔网下
【注释】 (1)甲寅秋九月:作者在甲寅年的九月份。同:和。勷儿:作者的侄子,字勉旃。游城东北隅槐川书院有感:到城市东北角的槐川书院有所感触。 (2)旂常功业(yīcháng gōng yè):指宋代岳飞、文天祥等抗金名将的功名。照雄边:照耀着雄壮的边陲。卜筑传闻嘉靖年:据传是嘉靖年间建造的。 (3)鹤归华表后,更无人醉晚风前:意指没有人欣赏或赞美这些功劳伟绩。 (4)停云楼暗封蛛网
【诗句解读】 1. 万事难禁冷眼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的感叹。"万事"指的是世间的一切,"难禁"表示无法控制,"冷眼观"则意味着用冷静而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 2. 庭前窗郁小林峦:描绘了一种庭院景象,窗外有小山峦隐约可见,给人以幽静之感。"庭前"指的是庭院前面,"窗郁"表示窗户内的景象郁郁葱葱,"小林峦"则是小山上的轮廓。 3. 新书初著谁争读: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
注释 1. 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此句表明这是作者在癸丑年的春天,为了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人共同创作的诗歌。 2. 一时作者林立:当时有很多诗人参与创作。 3. 魏子惟度为之首倡:魏子惟度是这首诗的首倡,也就是主要的倡导者。 4. 惟度名宪闽人也:魏子惟度的真名叫魏宪,他来自福建。 5. 其八 村居:第八句是关于作者的乡村生活。 6. 尘嚣不到武陵溪
注释: 1. 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癸丑年春天,我奉命和大名府道心的一孔公祖年台的八首诗,这是一时众多作者中的佼佼者,魏子(即魏度)是首倡。 2. 其五 廛居:这五首诗的第五首。 译文: 癸丑年春天,我奉命和大名府道心的一孔公祖年台的八首诗,这是一时众多作者中的佼佼者,魏子(即魏度)是首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癸丑年春天应命所作的一首应景之作
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惟度名宪闽人也 注释:癸丑年(1123年)初春,我奉和大名道心的《一孔公祖年台》诗。这是一时众多作者的作品,而魏子惟度是首倡者。魏子名宪,是福建人。 其六 船居 注释:第六句描述了诗人居住在船上的情景。 齐州九点半山溪,画舫新移湖水西。 注释:齐州九点半是指齐州的地理位置在九点三十分左右,山溪指的是靠近山的溪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读懂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再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手法技巧等来分析。 从“结草为椽傍野溪,倚门老树失东西”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诗人茅居野溪边的生活场景。“倚门老树失东西”写出了诗人的清高与孤独。 从“莫嫌世味如牛马,独爱云中有犬鸡”可以看出此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志趣
【诗句释义与译文】五湖何处问扁舟,有客同心亦胜游。 杨柳毵毵夹断岸,葭芦郁郁上孤洲。 倾杯痛饮思遗世,吊古高歌谁倚楼。 潋滟亭边秋月白,可能一叶共浮鸥。 【注释与赏析】 - 五湖何处问扁舟:五湖,指的是中国太湖的五座岛屿,即洞庭山、莫厘山、马迹山、包胥山和南岳山。这里诗人向张元裕询问在何处可以找到扁舟(一种轻便的小舟),以表达对泛舟旅行的向往。 - 有客同心亦胜游:有客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