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诗句释义 1 三年别海上,忆尔望金台。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吴梅村中允分别三年后的心情。"三年"指的是过去的时间长度,而“海”与“别”结合,暗示了地点是在海边,即离别之场所。"别"是离别的意思。"海上"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充满思念的地景。"望金台"则可能是诗人对于未来重逢之地的期望和期盼。金台通常被用来象征富贵、荣耀或者希望的地方。 2. 弓鼎轩皇去,山河庾信哀。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亲见隋炀事,征辽又复然” - 注释: 目睹了隋炀帝的事迹,再次征伐辽东的情景依旧。 - 译文: 亲身见证了隋炀帝的往事,再次征伐辽东的情形依然如此。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通过“亲见”和“又复然”两个词的使用,展现了历史的循环与重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2. “悯忠焚战骨,挂甲向山颠” - 注释: 怜悯忠诚之士的牺牲
【注释】 ①彭士报:人名,生平不详。 ②梁苑雪: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中近东有台榭,槛外春江鸣渌池。园中之树何萧瑟,中有孤芳正茂时。” ③玉芝田:即灵芝山,传说为黄帝所居,故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因名。 ④酷爱犹龙氏:指东汉末年的许由。许由是古代有名的隐士,尧欲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 ⑤蕉鹿眠:典出《列子•杨朱篇》,杨朱游于宋国,见老聃,老子曰:“吾闻有用之人也。”颜渊曰:“何谓用
注释: 不作淮南令:不做淮南的县令。 归来事桔槔:回到故乡后,种地劳作。 名山多杖履,田舍有风骚:山上有许多人拿着拐杖行走,田野里有很多有才华的人。 爽气虬须动,清言河汉高:清爽的氛围让人振奋,高尚的志向让人敬佩。 卜邻已有愿,终共隐蓬蒿:已经找到了邻居,最终还是要隐居在荒野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丙申年清明时节,我和白方玉、蔡著雍儿、蔡骧一起游访祖氏园亭,最后来到万泉寺。 我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看东西而感到疲倦,春天的气息让我心情愉悦,任由自己的马儿在青青的草地上自由奔跑。 美丽的花儿在石头岸边盛开,清澈的泉水在溪流中涌动。 空无一人的阁楼里,清风从窗户飘进;古老的树木与梵宇相邻,显得格外宁静。 我打算去寻找那条清源古道,继续前往桥西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尔汝当年契:指两人曾亲密无间,如同对等的伙伴。 - 于今情倍殷:意味着如今的情感比过去更加深厚、浓烈。 - 高斋留旧墨:在书房里仍保留着过去的笔迹。 - 春柳寄停云:春天的柳树仿佛在向天空中的云朵诉说心事。 - 朗照何时醉:形容光明照耀下的美好时光使人沉醉,无法自制。 - 清心得妙闻:在清澈的心中领悟到了深刻的真理或知识。 - 平生燕赵客
这首诗是追赠赵友沂中翰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赵友沂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第一句“鞅掌真多事”,意为官场上的事情繁多复杂,让人应接不暇。这反映了诗人对赵友沂在官场上的忙碌和压力感同身受。 第二句“蹉跎愧玉山”,意为岁月流逝,自己却一事无成,深感愧疚。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之情。 第三句“名文华日月,孝节动乡关”,意为他的名声如同日月般璀璨夺目,他的孝顺节操感动了家乡的人
注释:在斗室中,春意盎然,暖意融融,雪后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高谈阔论,消解心中的烦闷;美酒一杯,让人想起滹沱河畔的美好时光。精心调制的菜肴增添了新的口味,临池观赏鹅儿,回忆着往昔的往事。城禁未开,我乘月而行,来到烟雾缭绕的萝蔓之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冬日里饮酒赋诗的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句“斗室春生暖”,描绘了斗室内春光乍现、温暖如春的景象,为读者带来了一种温馨的感觉
【注释】 著书:编写史书。北海:指东汉初年的董仲舒,因避汉景帝的讳而称其字“仲舒”。 鄗上:高邑,古县名。 江干:江边。 元黄:指《尚书》的《大禹谟》、《胤征》。 三径:指陶渊明诗:“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后人以三径比喻隐居之所。 四邻:指四方邻居。 静色:静默之音。 高谈:高深之论。 裛(yì)清尘:使尘埃不染。裛,沾湿。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赠给朋友孙北海。诗人通过赞扬友人著述之功
注释: 1. 直节中朝著 - 指许傅岩的正直和高尚品质在朝廷上广为人知。 2. 兵机阃外闻 - 指许傅岩在边疆的军事指挥能力广为人知。 3. 息心甘入道 - 指许傅岩愿意放下权力,安心修道,过一种隐退的生活。 4. 挂席已离群 - 指许傅岩已经离开了他所依赖的人和群体,开始独立生活。 5. 诗老浣花法 - 指许傅岩的诗歌造诣非常高超,有如浣花洗尽的诗坛大师。 6. 才高月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