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
【解析】 此诗是杜甫在病起之后的即景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闲居生活的惬意和内心的愉悦之情。第一句“暮春病起绝句二首”表明这是组诗的第二首。颔联“瓦松花老掩柴关”,写屋前山野间,瓦松花已落尽,唯有柴门半掩着。诗人用“老”字点出时序已是暮春,而“掩柴关”更显得静谧幽深。颈联“坐调心息无浮念,沉水烟销古博山”,写诗人静下心来调理情绪,摒除杂念,沉醉于清雅宁静的意境中,仿佛置身于古博山炉中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是宋朝范浚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 小窗卧冷听吟蛩,半拥轻衾乍怯风。 清梦不成空有恨,萧骚疏雨打梧桐。 ```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 诗句释义: 1. 「小窗卧冷听吟蛩」:诗人在小窗之下,感受到寒冷,静坐聆听着夜晚的蟋蟀声。 2. 「半拥轻衾乍怯风」:身体被半拥着,感觉到一丝寒意,突然感到一阵凉风袭来。 3. 「清梦不成空有恨」:虽然梦想成真
紫烟仙客古祠堂,青士苍官屹道傍。 想见隼旟穿翠帐,有人迎路晓骑羊。 注释:紫烟中的仙客,是那古老祠堂的守护者;青土和苍官,都屹立在道路旁。想象着那些威武的鹰旗,穿过绿色的帐篷,有人骑着羊迎接他们。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展现了仙客们英姿飒爽、威武雄壮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客们的敬佩和崇拜之情
门外啼鸦暗柳浓,华堂翠幕度香风。 流莺不识梦魂远,自向窗前诉落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浚所作的《四睡次三兄茂载韵》的一部分。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 门外啼鸦暗柳浓:描述了门外柳树上的乌鸦正在啼叫,它们的声音使得柳树显得更加浓厚(暗)。这里的“暗”字运用得非常巧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颜色,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离去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病起:因病卧床不起。绝句:一种诗体名,即每首四句的短诗。长闲:长时间空闲。真清:真纯、清净。西窗:东面的窗户。篱筛:竹编的筛子,用竹条编成的筛子可以筛掉细碎的东西。扑纸声:被风吹动的纸飘落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色的小诗。 首句写“老去”,说年岁已长而闲居无事,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次句写闲居无事的生活情趣,说自己推书习静,更加感到生活之真、之纯、之清净了
【注释】 龙游王丞相过寓居:龙游,即龙兴,指江西南昌。王公,即王守仁,字伯安(1472-1529)。过,访问,拜访。寓,寄居。 邑丞族望迈平韦:族望,家族的声望;平韦,指江西平江府人(今江苏苏州)的韦姓。 谦概能过白板扉:谦概,谦逊的气度。白板扉,指简陋的住所或门第。 应是德门流庆远:应,应该;德门,指德行高尚的门第;流庆,传播着吉祥的福气;远,远大。 清芬今复继乌衣:清芬,清香的香气;乌衣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四月一日,作者偶成三绝句,用以奉勉诸友。 - 日正舒长好着鞭:“日正舒长”描绘了阳光明媚的日子,象征着希望和机遇的到来。“好着鞭”意味着抓住时机,勇往直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 会须闻早慕高坚:暗示在适当的时候,人们应该追求高尚的目标。“慕高坚”表示追求卓越和坚强。这句话鼓励人们在年轻时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 君看少壮荒嬉子
诗句: 水亭珍簟卧琉璃,日暮凉生小雨催。 译文: 在水亭里,我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欣赏着琉璃瓦的屋顶,感受着傍晚时分清凉的微风和细雨的气息。 关键词解释: - 水亭:一种建筑形式,通常设在水边或山间,以观赏风景为主要功能。 - 珍簟:珍贵的竹席,用于夏季避暑或冬季御寒。 - 琉璃:一种建筑材料,以其色彩斑斓、光泽亮丽而著称。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刻。 - 凉生:感受到凉爽的空气或感觉。 -
诗句释义:四月一日的早晨,麦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抬头望去,繁茂的夏木郁郁葱葱。我好奇地问社中的同志士,经过春天的努力耕作,你们的力量是否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 译文:四月的一天清晨,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丝凉爽和清新,望向远方,茂盛的树木显得格外多。我忍不住问道,经过春天的辛勤耕作,你们的劳动成果如何? 赏析:这首诗以四月一日为创作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工作状态
【注释】四睡:指睡眠。三兄茂载韵:三兄,即李商隐的哥哥李嗣业;茂,是字;“载韵”即写《无题》诗的韵脚。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借写雪夜幽人的高眠,表达出作者对人生坎坷,仕途艰难,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首二句写自己风尘仆仆,满面风霜,在道上奔波,而口角生疮,甲生肌,形容自己为官的艰辛;后二句写自己心忧天下,只有高眠才能忘却国事,而不知柴门被雪拥住。全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意境幽静,情调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