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桂
注释: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如同醇厚的美酒。这美丽的春光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在花间飞舞,寻找食物。 我独自站在栏杆上,凝望着远方,卖花的人正在画桥西等待着顾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场景。首句写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如同醇厚的美酒。第二句写春光引得无数蜜蜂飞舞,它们在花间忙碌,寻找食物。第三句诗人独立栏干,凝望远方,卖花人在画桥西等待顾客
注释:江头,指江边的山。渔浦,即今浙江萧山县境的湘湖之滨。西兴渡口,在今江苏南京江边。白鹭,一种水鸟。更上层楼,登上高楼。贪看江潮不肯归,因为贪看江潮不肯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楼上欣赏江潮的景象和心情。诗中以“渔浦山”、“西兴渡口”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等闲更上层楼望”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贪看江潮不肯归”这一细节
诗句原文: 眺望西山在目中,更须宽展竹篱通。 残梅尚守清廉节,不嫁东君昨夜风。 注释翻译: - 眺望西山:指站在高处远望西山。 - 在目中:在视线之中,即眼前。 - 更须宽展竹篱通:意味着要更加开阔地展示竹篱的通道。 - 残梅:未完全凋谢的梅花,通常与坚韧、清高的品质相联系。 - 尚守清廉节:仍然保持清廉的品质。 - 不嫁东君昨夜风:这里“东君”指的是春神,象征着春天和温暖
春咏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燕子如何却未归。 注释 - 第一句: 整日都在阅读诗歌,只关闭门来避免外界的打扰。 - 第二句: 担心出门时会沾到细雨而弄湿衣物。 - 第三、四句: 描述了杏花开放的场景,色彩艳丽如同涂了胭脂。 - 第五句: 询问燕子为何还不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季里的日常活动和心情变化。首句通过“终日看诗”表达了一种沉静和专注的生活态度
诗句 1. 苔钱 - 指代用苔藓制成的货币,这里特指一种经济上的小利益。 2. 庭砌方圆出化钧 - 庭院中的方形石块,象征自然和社会的秩序和平衡。 3. 何须抵死论钱神 - 表示不需要过分执着于金钱的重要性或价值。 4. 贫家阿堵新添富 - 用苔藓换来的小利益,让贫穷之家突然变得富有。 5. 买断西湖风月春 - 通过购买这些小小的苔藓,可以买下整个春天的美景和享受。 译文 在庭院中
注释: 作恶情怀是别离,老夫懒作送春诗。 东君归去无踪迹,试问垂杨便可知。 译文: 做坏事的心情就是离别,我懒得写送别春天的诗。 春天的东君已经离去无踪,试着问一下那杨柳就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送春的诗。首句“作恶情怀是别离”,以拟人的手法写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次句“老夫懒作送春诗”,点出诗人不愿为这种离愁别恨而献媚邀宠之意。第三句“东君归去无踪迹”,化用唐人诗句中的意境
注释:在闲适的生活中,春花凋落,燕子孵化,树叶茂盛,遮蔽了翠绿的树丛。囊中的钱已花光,却满载着诗歌回到了家中。 赏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注释】 惜春:惜,留恋;春,春天;惜春,即留恋春天。 桃花水(桃花流水):形容河水清澈如桃花,泛着红色。 觅红云:指在桃花水上寻找红色的云彩。 浪说:漫不经心地说。 尚自吟:还自作歌调。犹言还在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的小诗。《乐府解题》说:“惜春者,伤己居暮春也。”《唐律疏议》:“上句一韵,中句一韵,下句一韵,此则五言古诗之正格。”此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谐,声调和谐
诗句释义: 御园犹自有逋梅,约束游人莫肯开。 译文: 御园里仍然有梅花,它们被束缚,游人不敢去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皇家园林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御园里的梅花和游人对它们的束缚,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自由的向往。诗中使用了“约束”,这个词暗示了梅花的孤傲和不羁的性格,而游人的束缚则反映了社会的压迫和束缚。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注释】: 芦花荷叶晚秋天,雁影横斜远水连。 芦花、荷叶是晚秋时节特有的景象,而大雁的飞翔,则更增加了秋日的萧瑟感伤。 频唤买鱼人不应,偷忙撑入怕官船。 “频频呼唤买鱼人”表明自己对捕鱼生活的向往;“偷忙撑入怕官船”表明自己的无奈和恐惧。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诗。首句写晚秋之景,芦花、荷叶,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次句写候鸟飞去,秋意渐浓;三、四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写诗人想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