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
独坐千峰下,偶马起徘徊。 有谁相共笑,遥见隔溪梅。 注释翻译:独自坐在千座山峰之下,偶尔看到马匹起舞徘徊。有没有人和我一起笑,远远地看见隔溪的梅花。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诗人独自坐在千座山峰之下,偶尔看到马匹起舞徘徊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句解析: 1. “谁惊河冻履秋霜”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惊讶,秋天的霜冻和河水都显得异常寒冷,这象征着国家的现状。 2. “今日金汤古坏墙” - “金汤”通常指坚固的城墙,但此处可能隐喻着国家的防御体系已经破败不堪。 3. “未见主人来北道” - 这句话表明没有见到北方的主人(可能是指朝廷或领袖人物)的迹象,暗示政治上的不明朗和不稳定。 4. “但闻群盗去南塘” -
【注】: 1. 偶书四首:指作者随手写下的四首诗。 2. 道:这里指阴阳之道。 3. 天行日月长:意为天道运行,日月恒久不变。 4. 千种丽:指花的种类非常多。 5. 一般黄:形容叶子的颜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首句“道抱阴阳妙”,直接点出了主题:阴阳之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
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 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修。数菑未况已头白,待获忘情在晚秋。 自觉才疏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 注释: - 紫盖峰前(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古代文人墨客常在此地隐居,创作出许多传世之作。 - 小圃:指诗人自己种植的小菜园子,象征他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 日亲圃事情见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吴承远讥登山 - "讥登山"可能指的是某人或某事被用来比喻或讽刺。"讥"在这里有批评、指责的意思,"登山"则通常指攀登山峰,引申为人的品行或行为需要像攀登山峰一样坚定和努力。整句话可能在表达一个人的行为或品质需要像攀登山峰一样努力,不可松懈。 2. 胸中无滞是神仙,行止由来各有天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心中有追求而不被外界所干扰,那么这个人就是神仙般的存在
衡阳一带飞清霜,梅李争春开出墙。 萱草乱生封远岸,柳梢摇影澹回塘。 注释:衡阳的寒霜降临,梅树与李树争相绽放,竞相盛开于院墙之外。萱草在远方的岸边杂乱生长,柳树的枝条摇曳着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景色平静而淡雅。 午从三径春光动,晚看千峰冥色苍。 注释:中午时分,阳光透过三径小道洒下温暖的春光;傍晚时,我独自登上高处,远望千座山峰在暮色中显得幽深而古老。 一止一行皆自得,愤时堪笑屈沉湘。 注释
【译文】 天柱山的诗歌缺嗣音,几次开卷静心去披寻。 眇绵今古乾坤大,盘亘华夷海岳深。 每爱踌躇兴事意,不将勉强会天心。 中原未必生涯尽,只恐吾人老自侵。 注释: - 和人:指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流。 - 天柱新诗缺嗣音:天柱山上有一首诗,但缺少继承人的声音。 - 几回开卷静披寻:多次翻开书页,静静地寻找答案。 - 眇绵今古乾坤大:形容天地广阔,古今变迁。 - 盘亘华夷海岳深:山脉盘绕
碧泉九日有感 云日韬光山水幽,亭亭风送雁来秋。 当时祓禊千华好,今日登临万叶愁。 刻蜡桂香环远路,缕金莲色乱方舟。 丹青妙处身知在,不作浮鸥信浪流。 【注释】 碧泉:指清澈的泉水。 云日韬光:形容云雾遮掩日光,使山峦显得十分幽静。 亭亭:形容风势强劲的样子。 当时:指过去的时候。 作:是“坐”的意思,即坐在上面。 丹青妙处:指画中的精妙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高望远,感慨时光流逝
【注释】和王师中:即答诗,为和李益的《上李司仓》诗。孤节:指坚守气节。汲古门: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一门,相传为汉汲黯所开,后人因称之为“汲古门”。数仞墙:形容门高数仞。朔塞:北方边关。赤县:中国别称。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口。青塘:地名,在今安徽泾县南,为李白与友人游宴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借以自比,表示不慕荣利,志存高远之情怀。首句点明岁寒独守,不畏严寒
注释: 1. 和伯氏:指作者的朋友。 2. 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意为种地不是为了学习樊须那样的种树方法,种完地后回家又去读书。樊须,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种树能手,据说他种树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即“樊作之木”。 3. 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意为董仲舒(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没有窥探到种树的秘诀,而陶渊明却因为喜爱我家的园子而种树。董仲舒是汉朝的哲学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