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棣
畏途踪迹几间关,浩气空存天地间。 沈湎恨无千日醉,浪游赢得半生闲。 注释1:畏途——指旅途艰险。 2:浩气——豪壮的精神。 3:沈湎—沉溺、陶醉。 4:肩耸山——形容读书时全神贯注,如山一样高耸。 译文: 在旅途中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我的豪情壮志依然存留于天地之间。 我深深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享受着这种生活,却换来了半生的无所作为。 阅读书籍时,我总是感到眼睛如同明亮的月亮
【注释】 蓬生:比喻才思。麻,形容多;直如麻:比喻才思很多。焦谷芽:比喻才思敏捷。 拥被:披衣坐卧时的样子。苦吟:苦于吟诵。踯躅:徘徊不进貌。盈编:满篇。细札:指诗稿。眼空花:眼睛发花,即看花了眼。羡君:羡慕他(王有之)。得意:指诗作得到成功。豪纵:豪迈放纵。顾我:对我而言。无知:无识见。绝诞夸:极端狂妄自大。输与:不如。输:比。能诗:能写诗。名家:名流。 【赏析】 这首诗是次韵王有之《咏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七言古诗,每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境。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附上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春来 春来底物最先知,冻蝶痴蜂便欲飞。 释义与译文: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最先察觉到的是冻僵的蝴蝶和蜜蜂,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翅飞翔。 关键词注释: - 春来底物最先知:指春天到来时最先感知到春天气息的事物或生物。 - 冻蝶痴蜂
【注释】 严宸:唐玄宗时宰相。 玉笋:指皇帝。 簿书:指文书档案工作。 溟鲲:海中大鱼,传说能击三千里。 天骥:良马名,相传日行千里。 求利剑:求利之剑。 知音:知音之人,即知心好友。 高山:高士。 逼人富贵:逼迫人家致富。 山阴兴尽还:山阴,古地名,今浙江上虞县。兴尽还,指兴尽归去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写严宸、小试簿书、天骥、高山等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全诗用比喻的手法
【解析】 “书带”是古代一种装订书籍用的丝带。“班朝列”指朝廷的官员,“除书”就是任命诏书,所以此句意为“郑舜举的才华和名望久已符合朝廷的要求”。 “丽藻行观掞帝庭”意思是“美好的文章可以照亮朝廷”。 第一联写诗人送友人赴京,赞其才华出众,为朝廷所赏识,第二联写友人即将被任用。第三联写友人将乘风翱翔,飞上天宫,第四联写友人将要得到重用。全诗赞扬了郑舜举的才华与才能。 【答案】 译文:
【注释】 范蠡(lǐ)操赢日,相如病渴时。 瓶罂(píng yāng)虽屡罄,砭剂已难施。 薤(xiè)露鸰原惨,松茔雁序悲。 更嗟垂白叟,泣送宁馨儿。 【赏析】 《挽处士吴德载二首其二》是诗人在吴德载逝世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联“范蠡操赢日,相如病渴时”,用典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追忆之情。范蠡和文君的爱情故事在后世被传为佳话,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来表达对好友的情感
诗句如下: 束装西啸指长安,正是新春快活天。 酒病诗愁应有梦,鸟啼花发正争妍。 君空冀北今行矣,我滞周南岂偶然。 东閤他时访遗逸,为言憔悴鹤溪边。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送郑舜举赴阙》之一,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第一句“束装西啸指长安”,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西去长安之路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不舍
暂绾桐川刺史章,优优布政汉循良。 凤衔初下新颁诏,鸡舌曾闻旧赐香。 前席久虚思见贾,玺书增宠果徵黄。 从今定展调元手,小试专城见雨旸。 【注释】 暂绾:临时掌管。桐川:地名,指南阳桐柏一带,这里借指郑舜举的家乡。章:指朝廷颁发的委任状。优优:美好。汉循良:汉朝时的循吏,指能为百姓做事情的好官。凤衔:指诏书。鸡舌:指书信。贾谊: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玺书:皇帝给大臣的亲笔信。增宠
诗句释义 斥鴳蒿蓬足,鲲鹏谩北溟。 - 斥鴳:即鸥鸟,一种水鸟。 - 蒿蓬:指荒野中的草木。 - 足: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停留在”或“栖息”。 -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巨大鸟,此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或事物。 - 谩:虚妄,徒劳。 - 北溟:北方的大海洋。 馀生薰白业,内景练黄庭。 - 余生:指剩余的生命。 - 薰:熏烤,这里是用来形容修行、修养的过程。 - 白业:佛教用语,指清净的业障
注释 1. 纵目:放眼远望,形容视野广阔。 2. 思穷烟浪阔:思绪无边无际,仿佛烟雾和波浪般广阔。 3. 目断暮云层:眼睛直到看不见的暮色和层层堆积的云彩。 4. 旧赏去何有:过去的欣赏(如美景、友人)已经消失或不存。 5. 新诗得未曾:新的诗歌创作尚未完成或尚未得到认可。 6. 披章如对景:翻阅诗文如同面对景物一般,形容阅读时的愉悦和亲近感。 7. 搜句懒挑灯:搜寻诗句时懒得点亮灯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