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
【注释】: 1. 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再举酒用大椿之曲:皇帝为了庆祝太上皇帝的长寿,举行盛大的宴会,奏响了大椿之曲。 2. 培植自古,质淳以全:自古以来,大椿树就以其质朴、纯朴而著称。 3. 凌傲霜雹,盘薄风烟:大椿树在严寒的冬天也能傲然挺立,不受霜冻的侵袭,它那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4. 朝菌焉识:朝菌是早上生长的菌类植物,它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永恒和不朽。 5. 楚蓂讵肩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词·太上皇后閤六首》是南宋名臣、文学家崔敦诗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一句:菰黍团云白,菖花剪玉长。 菰黍:即菰米和黍米,古代用于制作食物的材料,此处可能指的是用这两种谷物制作的粽子或其他食品。 团云:形容其形状或质感如云朵般柔软和洁白。 菖花:一种植物,其花茎可以作为工具,用来割取草药,这里可能指的是将这种植物的花茎剪成细长的状似玉的长条
【注释】 (1)端闱:指皇后的内廷,此处泛指宫廷。 (2)肃启:严肃地打开门。 (3)金奏和声:以金为乐器,奏出和谐之声。 (4)济济:形容人多且有条理有序。 (5)烨:明亮。 (6)中规矩:遵守中规中矩。 (7)英茎:英武之才。 (8)一人达孝,百辟丕承:一个人孝顺,天下百官都要学习。 【赏析】 此诗是一篇颂祝皇帝的乐章,歌颂了皇帝的威仪、功德及天下百官对其的景仰和追随。
【赏析】 这首《太上皇帝寿乐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由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创作。此曲描写了太上皇帝(即唐玄宗)宴乐时的情景,表现其盛世繁华。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韵脚均为“之”,押韵工稳。 “结根阆苑,登实瑶池。”这一句中,“结根”和“登实”都是动词,分别表示扎根于、登上的意思。阆苑和瑶池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比喻太上皇帝的尊贵地位。整句的意思是说,太上皇帝就像扎根于阆苑一样,高高在上
注释:皇帝为太上皇帝演奏寿乐曲,以示降坐之意。 庆典仪式举行,皇上慈爱之情溢于言表。 礼仪之光照耀长乐宫,大事掩蔽未央宫。 佩环叮咚,金石相和,发出悦耳的声响。 天容开朗喜悦,皇上返回建章宫
【注释】 郊祀:古代帝王在郊外举行祭祀天地、山川等诸神的仪式。 登门肆赦:登临门户,颁布赦令。 皇帝升御座:皇帝登上御座。 宫架:指宫殿中的乐架,用以悬挂乐器。 黄钟宫:古代音律名称之一,属于“十二律”中第一音位的名称。 “乾安之曲”:指以《干安》为名的乐曲。 【译文】 郊祀乐章登门肆赦:皇帝升上御座,宫架上响起黄钟宫的乐声; 大礼备矣,銮车阗阗(tián tián):盛大的祭祀典礼准备完毕
【解析】 此为《太上皇寿乐章》。“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皇帝向太上皇祝酒,奏《福安之曲》。“盛仪克举,至德用彰。刑于四海,化洽风扬”:隆重的礼制得以实施,高尚的德行得以发扬。刑罚施行在四海之内,教化普及于天下。这是一首祝寿颂圣之歌。歌颂了太上皇的崇高威望和伟大成就。“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皇帝向太上皇祝酒,奏《福安之曲》。“帝上太上皇帝寿乐章”:皇帝向太上皇祝酒,奏《福安之曲》。“笙镛皦绎
六州 商秋吉,嘉会协中辛。涓路寝,修禋祀,圣德昭清。端志虑,罄竭斋精。锦绣排天仗,羽卫缤纷。朝太室、返中宸。被衮接神明。时平天时俱清晏,兼丰年和气,品物达芳馨。 瞻熉座,舂容娭燕三灵。奠瑶爵,荐量币,清思呦冥冥。望昆仑。嘉祥塞絪缊。诚殚礼洽庆休成。润泽被生民。端门肆眚,昕庭称贺,俱将景福万寿、祝双亲。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六州歌》。 - 诗中的“六州”指的是中国当时的六个州郡。
【注释】: 上寿:古代一种祝寿的乐舞,以崇安曲为乐曲。 凝旒(liú)肃穆:皇帝头戴玉制礼冠,垂着珠帘,表示庄重,所以称凝旒。 有酒伊醑(xǔ):指用美酒宴请宾客。 管磬(qìng):乐器名,用竹制。 颂尧之寿:歌颂皇帝长寿。 比隆:与……相比,这里指与天比长。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八月五日对中书令张说和侍中源乾曜等官员举行的盛大宴会上的《大飨乐章》
水晶宫阙净涵虚,历历南风度玉除。金井辘轳声欲晓,内人来奏问安书。 注释 - 水晶宫阙:用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殿形容皇帝的生活场所,暗示其奢华与尊贵。 - 净涵虚:形容宫殿内的清静,无人打扰,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 历历南风:描述风吹过的景象,南风代表温暖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 - 度玉除:在玉石铺成的道路上行走,意味着生活无忧和舒适。 - 金井辘轳声:金井中辘轳的声音,象征富贵和权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