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
诗句: 斗草人归午漏徐,宫帘不动玉窗虚。 译文: 斗草之人归来,时已近午,漏壶滴答声渐渐停歇。宫门的窗帘依旧未动,映照出空寂的窗户。 赏析: 首句“斗草人归午漏徐”,以斗草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宫廷景象。斗草是古代女子们喜爱的游戏之一,她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这项活动,既能娱乐自己也能增进感情。诗中的“斗草人归”暗示了斗草活动的结束,而“午漏徐”则点明了时间是在午时,也就是正午时分
注释: 淳熙七年春,皇上给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的帖子(一种文书),共六首。 玉压阑干日影长,云窗侍女昼焚香。 在玉制的栏杆上,可以看到长长的影子,云窗户前的侍女们白天烧香。 琅函自检长生箓,金管时书急就章。 打开琅函,自己检查长生的秘诀;用金管书写紧急的奏章。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诗,写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的长寿和幸福。第一、二句描写寿星高挂,云窗侍女焚香的情景;第三、四句写皇帝为寿星赐药
``` 避暑深宫消永昼,函风广殿起凉秋。 宸心未惬高明适,志在山东二百州。 (第一首诗) 注释:在深宫中避暑,享受着无尽的宁静时光,阳光透过高高的宫殿窗户,带来了一阵凉爽的秋风。皇帝心中尚未完全满意当前的生活状态,渴望达到更高的境界,他的远大志向是管理好整个山东地区。 赏析:诗中描述了皇帝在深宫避暑的情景,以及他内心的不满足和远大的理想
【注释】淳熙七年春,皇帝在聚景园中赐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閤六幅画卷。这些画卷是皇帝亲手书写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皇帝赐给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的六幅画卷。每幅画卷都是皇帝亲手书写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聚景园中芳意换,望湖楼下绿波长。 厖眉自识车音美,时有絪缊夹道香。 淳熙七年春日,皇帝来到聚景园中
【注释】 1. 淳熙:南宋孝宗的年号(1174—1189)。 2. 端午:端午节。 3. 帖子词:即祝寿诗,为皇帝给皇后祝寿时所写。 4. 皇后閤五首:指《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的五位皇后的名字,即阴丽华、曹节儿、宋娥、冯淑仪、梁女莹。 5. 瑞麦:祥瑞之麦,象征丰收和吉祥。 6. 香蒲荐寿祺:用香蒲来献给皇后,表示祝愿她长寿。 7. 珠囊:珍珠制成的口袋。 8. 葛覃
诗句: 日永荇池闲画舫,风清蚕馆入新丝。 译文: 在日光和煦的午后,宫女们在荇池旁的画舫上悠然自得地休息。清风轻拂着蚕馆,新鲜的蚕丝已经制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宫中女性的悠闲生活。诗中通过“日永”与“风清”等自然景象,表达了时间的静谧和环境的清新。同时,“剪玉菰筒翠”与“盘金彩缕长”则形象地描绘出丝绸的精美与华丽。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日常细节的刻画
注释:在春天的时候,想要了解春天的回春之处在哪里?那就去看长生大帝家吧。 长生大帝家的万年树枝繁叶茂,千岁果树开花结果。 赏析:这是一道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题。题目要求逐句释义,然后给出译文,最后进行赏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诗中的关键词“春回处”和“长生大帝家”。这里的关键词“春回处”是指春天到来的地方,而“长生大帝家”则是指长寿的大帝所居住的地方。接着,我们逐句翻译诗歌。第一句“欲识春回处
淳熙七年春帖子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閤六首 冰消宿沼悠扬动,烟暖寒林约略青。 试上龙楼回远望,朝来生绿画罗屏。 注释:随着冰雪消融,池塘里的水波荡漾起来,显得十分悠扬动听;烟雾渐渐散去,寒冷的森林也显得朦胧而略带青色。我试着登上龙楼,向远方眺望,只见朝阳初升,晨光洒在绿色的屏风上,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清新脱俗、生机盎然的画面
淳熙七年春天皇帝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举行册封仪式,六首诗是这次册封仪式中的祝词。 第一首: 一气暗随鸾辂动,万祥给会衮衣朝。 康衢歌吹东风里,满听儿童善祝尧。 注释: “一气”暗指天地间的灵气;“鸾辂”指帝王的车驾,这里代指皇帝。“万祥”指各种吉祥的征兆,“给会”意为聚集、到来;“衮衣”指皇帝所穿的礼服,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衣服;“康衢”指宽敞的道路,“童”指小孩
【译文】: 圣明的君主恭敬勤勉,很少出游游玩。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穿着新的衣服,趁着天还未亮就去求神许愿了。 端午时节,人们在中午时分还忙着赛龙舟。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民间庆祝的场景。诗中的“生衣”“竞渡”都是端午节的习俗。"圣主恭勤少燕游"指的是皇帝在节日中很少出游。"生衣趁得未明求",意思是说人们穿着新的衣服,趁着天还未亮就去求神许愿。"随时但献长生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