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
诗句原文 :剪玉菰筒翠,盘金彩缕长。 译文 :宫中的装饰精美无比,如同翡翠与玉竹的巧妙编织;丝带的金彩色彩斑斓,宛若长蛇般盘旋。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宫中装饰的精致美丽,通过“剪玉”与“盘金”两种材质的对比,展现了皇家对美的追求和极致的工艺。同时,“翠”与“长”也体现了装饰品的颜色与长度,增加了画面感。 赏析 :崔敦诗在《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合五首》中描绘了宫中的华丽装饰
诗句: 玉斝浮菖细,金盘荐术香。 译文: 玉制的酒杯中漂浮着菖蒲叶的细丝,金质的盘子上摆放着术草的香气。 注释: ⑴玉斝:古代的一种酒器。⑵菖(jiāng)蒲:一种水生植物,其叶片有香气。⑶金盘:指盛放食物或药物的盘子。⑷术:这里指的是草药。 赏析: 此诗描绘了端午时节的节日氛围和皇家的尊贵生活。诗中的“玉斝”和“金盘”分别代表了皇室用品和珍贵食物,体现了端午节时的奢华享受。同时
【赏析】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是一首宫词,内容为皇帝在端午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 首句“兰气浮丹殿”,描写了皇帝居住的殿堂里弥漫着兰花的香气。这里的“兰气”指的是兰花的香气,而“浮”则描绘出香气随风飘散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接着,第二句“槐阴被紫宸”,描述了皇帝所在之处——紫宸,被绿树成荫的槐树覆盖的情景。这两句话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皇宫殿阁中的优雅景象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后閤五首何处春来早,光风入九门。 未翻池荇翠,先著壁椒温。 注释: 何处?如何到来的春天如此早。 光风:温暖的春风。 入:进入。 九门:古时皇宫的南门。 未翻:还未翻动。 池荇翠:池塘中的水草在初春时节还带着绿色。 壁椒温:墙壁上挂着的椒叶在初春时还保持着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何处春来早”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随后,诗人通过对春风入九门的情景描绘
诗句原文: 清晓开鱼钥,红云缥缈间。 注释:清晨时分,开启鱼形的锁钥,红云缭绕在四周。 译文:清晨时分,打开门上的鱼形锁钥,只见红云缭绕在身边。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清晨开门时所见的美景。"清晓开鱼钥"描绘了诗人清晨时分,打开鱼形的锁钥的情景,形象生动。"红云缥缈间"则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红云缭绕的场景,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注释】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淳熙,宋朝孝宗年号(1174-1189)。端午,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阁,指内殿的廊房。凉生句:夜深时披上奏章(章奏),扇子就发出清凉之感;午时对臣邻,汗流浃衣。 水阁风亭松竹邃,翠舆临幸日来稀。 翠舆:帝王乘坐的车子装饰着绿色的彩画。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皇帝在端午节时在皇宫中过节的情景。第一句“夜披章奏凉生扇”,描绘了皇帝深夜批阅奏章
第一首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 仁风长养群生遂,化日清明百沴驱。 桃印艾人消底用,殿心高设敬天图。 注释: 仁风:仁慈之风。 化日:指太平盛世。 桃印:古代帝王的御印。 艾人:指以艾草为香熏的祭品。 消底:消除灾疫、灾难之意。 殿心:即殿中,皇宫正室。 敬天:尊崇上天。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理宗皇帝在淳熙六年端午节所写,用以表达对国家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全诗意境宏大
在宋代,文人墨客的诗歌作品往往寄托了他们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崔敦诗作为南宋时期的名臣与文学家,他的诗作《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便是这样一首充满时代特色的作品。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扇开雉影红云起,帘卷虾须画烛明。 三十六宫齐进酒,盘金小胜缕长生。 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 第一句: “扇开雉影红云起” 描述的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在春天时,皇帝向皇后呈献的贺表。风光天上倍常殊:形容春天景色非常美丽。花压阑干:指花儿压在栏杆上。阑干:栏杆。昼影舒:阳光照到花朵,使花瓣舒展。虚几自临中令帖:空着的桌子自己展开《中令帖》。明窗时展大家书:明亮的窗户时时展示出名家的书卷。明窗:明亮的窗户。大家书:名家的书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淳熙年间(1174-1189)的春帖子词而作。词人以写景起笔
【注释】: 淳熙:宋高宗赵构年号(1174-1189)。 阁六首:本篇即其中之一。 千门:指皇宫的门户很多,这里借指京城。 晓日:晨曦。 山河丽句:意思是山河壮丽,春色盎然。 万国春风草木香:意思是各国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草木都散发着芬芳。 造化句:意思是自然规律不偏不倚,顺应万物生长。 圣明天子句:意思是皇帝圣明正直,是东方的主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皇帝宫殿春景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