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六首》赏析 崔敦诗在《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合六首》中,通过精致的画面描绘与深沉的祝愿,展现了宋代宫廷的节日气氛和皇后们的高贵身份。 “玉燕垂符小,珠囊结艾青”两句,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端午时节,皇后们佩戴着小巧的玉饰和珠囊,象征着吉祥与长寿。诗句中的“小”,不仅表现了皇后服饰的精致,也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而“珠囊结艾青”,则巧妙地利用艾草的色彩
【注释】太上皇帝:即高宗赵构。閤六首:指淳熙八年(1187年)正月,孝宗赵昚为给父亲上祭文而作的《六言诗》,共十六首,其中第一首是《春帖子词》。 青旗卷仗来 :意思是说,在春风中,青旗卷起,仪仗队来。 慈皇千万寿 :意思是祝愿高宗万寿无疆。 春日上春杯 :意思是说,在春天到来之时,举杯祝酒。 赏析:这是一首颂圣的词。“翠管吹寒去,青旗卷仗来”,写景抒情,以景衬情。“翠管”是形容管乐的声音清脆悦耳
诗句: 松碧涵风清度曲,梅黄过雨密留阴。 1. 注释: - 松碧:松树翠绿如碧色,形容松树的翠绿色泽。 - 涵风:包容着风的气息,形象地表达了风的柔和。 - 清度曲:清澈的声音可以传遍每一个角落,用来赞美声音的优美和传播的广泛。 - 梅黄:梅花盛开时呈黄色,常用来代表春天的到来。 - 过雨:雨水过后,万物更加鲜活。 - 密留阴:密集的树木遮挡住了阳光,形成了凉爽舒适的环境。 2. 译文: -
【注释】 (1)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这是皇帝在端午节时所写,用以祝贺朝廷的平安。 (2)黄道星辰移企翼: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3)青冥风露近飞檐:形容皇宫建筑的高大壮丽。 (4)翠华晚过凌虚殿:翠华宫是南宋宫廷中最大的宫殿之一。 (5)一色明珠十二帘:形容装饰华丽,富丽堂皇。 【赏析】 这是一首祝颂之词,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宫建筑的壮观美丽。 首句“黄道星辰移企翼”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 - 诗句释义: 1. 赤伏祥晖盛,黄离治象亨。 赤伏祥晖盛,指的是端午节时,红色和黄色的旗帜飘扬,象征着吉祥和繁荣。黄离治象亨,则是说国家政治清明,治理得当。 2. 天时四序正,君德万方明。 天时四序正,指自然季节变化规律,意味着国家的农业、林业、渔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调控。君德万方明,则是指君主的德行遍布全国各地,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 译文
诗句释义: 1. 花边破日红千叠,柳际匀烟翠一层。 这两句诗意为描述花朵边缘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仿佛千层叠嶂;而柳树之间,烟雾般轻盈的色彩如同一层又一层的绿意。这里“破日”可能是指太阳的光芒穿透了花边的花瓣,使得红色更加鲜明,而“柳际”则可能是指柳树的影子或柳条间透出淡淡的绿色。 2. 阅尽风光长不老,绿车当见从云仍。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对自然风光无尽的欣赏和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 “苍龙檠辇道春回”,意思是说,在春天来临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在御道上徐徐前进,就像一条龙那样矫健而有力。这一句描写的是皇帝的出行情景。 “尽把韶华入酒杯”意思是说,皇帝将美好的时光都投入到了酒杯中。这一句写的是皇帝饮酒的情景。 “但见殿前移仗退”,“移仗”是古代帝王出行时所设仪仗队的一种排列方法,即由外至内,由下至上
【注释】: 淳熙七年端午节帖子词皇帝阁六首之一。 端午,五月初五。帖子,古代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文书。此诗即写于淳熙七年端午节。 采缕,指五彩丝线。盘金丽,指五彩丝线的图案华丽。镂玉匀,指用玉雕刻成花纹的丝带。 岁岁乐兹辰,意思是年年都有这个节日(端午节)。 【赏析】: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是南宋孝宗淳熙七年端午节时所作的一组应节祝寿诗。作者以祝贺“万岁”和“岁岁”为旨归
【注释】: 淳熙七年端午节帖子词:皇帝的宫室(六首)之一。御:天子,君王;宸心:帝王之心;定忘暑:消除炎热。 长算入中原:长久地谋划进入中原。 赏析: “日御秋秋永,云峰叠叠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在秋天的日子里,阳光照射下的皇宫显得格外辉煌,而远处的山峦则如同层层叠叠的云彩,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宸心定忘暑”,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夏日高温的担忧和对凉爽的需求
诗句: 斗草人归午漏徐,宫帘不动玉窗虚。 译文: 斗草之人归来,时已近午,漏壶滴答声渐渐停歇。宫门的窗帘依旧未动,映照出空寂的窗户。 赏析: 首句“斗草人归午漏徐”,以斗草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宫廷景象。斗草是古代女子们喜爱的游戏之一,她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这项活动,既能娱乐自己也能增进感情。诗中的“斗草人归”暗示了斗草活动的结束,而“午漏徐”则点明了时间是在午时,也就是正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