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第一句:“光浮水槛虚黄盖,凉满冰台待翠舆。” 光浮水槛:水面上的光线浮动,如同水边的栏杆。 虚黄盖:黄色的伞或盖(可能是古代的一种遮阳物)。 凉满冰台:凉爽的风使得冰台上也充满了寒意。 待翠舆:等待着装饰着绿色植物的豪华车辆。 2. 第二句:“日转槐龙天近午,汗衣犹听讲筵书。” 日转槐龙天近午:太阳在天空中缓缓移动,接近正午时分。 槐龙
高蹈殊庭二十春,随时游乐为同民。 翠舆黄伞西湖路,老耨年年喜望尘。 注释:高蹈殊庭二十年的春天,我随心所欲地游玩,如同平民百姓一般。乘坐翠绿色的车轿,行走在黄色彩带的旗帜下,沿着西湖的道路游览。每年老去时,我都欣喜地盼望着尘土飞扬的场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游览西湖时的愉悦心情。诗中“高蹈殊庭二十春”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游刃有余的生活态度;“翠管吹寒去
【注释】: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后閤六首 春晓慈闱启,君王奏问安。 和声调嶰管,欢颂献椒盘。 译文: 春日清晨,慈爱的母亲打开门,君王向她询问身体是否安康。 和声音调婉转的管乐器,欢乐地歌颂献出美酒与美食。 赏析: 这首《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后閤六首》,是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79)正月十五日为太上皇后张氏祝寿时,太学生所撰之文。此文为应制之作。 “春晓慈闱启,君王奏问安。”这是开篇两句
【注释】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淳熙是宋宁宗年号,八年是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春帖子词就是皇帝在春天时写的诏书,用于向天下宣布皇帝的圣旨,所以叫春帖子词。太上皇帝:指皇帝的父亲高宗。閤(gé)六首:皇帝为父亲写的文章共六篇,每篇都是一首词。凤苑:皇宫中的花园,苑即园。开丹燕:指牡丹花,因为牡丹花有紫色的也有红色的,而紫色的花又像凤凰一样美丽,所以叫“开丹燕”。龙楼下翠华:龙楼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注释】 1. 淳熙八年: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 2. 春夕:春季傍晚。 3. 慈闱:慈母。 4. 永:长。 5. 瑶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宫廷。 6. 乐未央:欢乐没有结束。 7. 合奏:同时演奏。 8. 交光:相互映照。 9. 赏析:此词为庆贺太上皇后生日而作。上片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晚欢庆的图景;下片则直接点题,表达了作者对皇妃生日的喜悦和祝贺之情。全词语言华丽,意象生动
以下是对《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六首》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日永”: - 解释:太阳长久,阳光明媚。 - 赏析:这句诗通过“日永”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充足,为下文的活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氛围。同时,“日永”也暗示了端午节的到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2. “荇池闲画舫”: - 解释:在宽阔的水面上,悠闲地划着装饰精美的小舟。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端午时节,人们在水边划船的场景
【注】: 1. 玉斝(jiǎ): 古代盛酒的青铜器。 2. 菖(zhāng)水: 端午节时用的一种草药,可驱邪避疫。 3. 令节: 美好的节日。 4. 宝箱:指装有药物的小箱子。 5. 角黍(zhǒu):一种端午节吃的食品。 6. 直臣: 刚正不阿的大臣。 【译文】: 在淳熙七年端午节的时候,皇后在宫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她手持玉盏,品尝着菖蒲,以此来追忆那些令人愉快的节日;同时
【注释】淳熙:宋宁宗年号(1174年-1224年)。太上皇帝:指孝宗,谥号为“光宗”,庙号为“哲宗”。 亲提神器授今皇,帝德王功日日昌。 万宇熙台无一事,湖山好处赏风光。 【赏析】这首词是孝宗对光宗的赞颂词。 第一句写孝宗即位时,他亲自把皇帝之位交还给了光宗。 第二句写孝宗称帝后,国家太平、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第三句说天下太平无事。第四句说光宗在山水间游览,欣赏风光
诗句: 翠云幕卷迎风殿,零露盘高待月台。 应上君王千万寿,霓裳吹下九天来。 译文: 在翠云般的宫殿中展开帷幕迎接着和风,露珠像盘中晶莹的玉盘一样高悬,等待月亮的出现。 祝愿君王能够长命百岁,就像天上的彩虹般美丽绚烂。 关键词解释: 1. 翠云:形容宫殿装饰华丽,如同绿色的山峰云雾缭绕。 2. 零露盘:指盛放露水的盘子,象征清新与纯净。 3. 君王: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4. 千万寿
【注释】:1.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帝閤六首:指为孝宗皇帝祝寿的《淳熙八年春帖子词》。2. 太上皇帝:孝宗的尊号。3. 玉酥花细:用白玉做成的花朵细腻如脂,比喻人的皮肤白皙。4. 盘金彩胜:指彩绘的金胜,即金丝织成的彩色绣品。5. 六宫:古代指皇后、妃嫔等后妃的住处,泛指后宫。6. 妙巧:巧妙绝伦。7. 春日颂春祺:春日里赞美春天的美好和吉祥。8. 赏析:本诗通过赞美宫中女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