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慥
诗句释义: 1. 玉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2. 平生旧:指与某人有长久的交情。 3. 相与忘形偏耐久:形容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能够忘却外貌和身份的差异,长时间地保持亲密关系。 4. 醉乡径到无何有:比喻在酒醉的状态下,一切烦恼都化为乌有,进入一种理想的境界。 5. 莫问区区升斗(xū):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地位高低。 6. 人生一笑难开口:指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
诗句释义: 1. 元祐文章绝代无,为盟主者眉山苏。 - "元祐文章"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即宋哲宗时期的年号,这一时期文人雅集,文学创作活跃。 - "绝代无"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中,没有人可以比得上。 - "盟主者"指的是在文学界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即苏轼(苏东坡)。 - "眉山苏"指的是苏轼的家乡眉山。 2. 旧闻宗匠为诗匠,今见东湖说后湖。 - "宗匠"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工匠
临江仙 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鸣鼍。托天回顾眼光摩。张弓仍踏弩,升降辘轳多。 三度朝元九度转,背摩双摆扳弩。虎龙交际咽元和。浴身挑甲罢,便可蹑烟萝。 译文: 子时之后寅时之前,面向东方坐着,冥思苦想,琢磨着如何用牙齿发出鼍的叫声。仰望天空,眼神凝视,仿佛在回味刚才的动作。双手握着弓,脚踏弩机,上下运动自如,如同辘轳一般。 修炼了三次,终于达到元始天尊的境界,九次转动天地,与天地合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到夔州 - 众水归三峡,悠悠万古情。(注释) - 诗句翻译:我来到夔州,看到众水都汇入三峡。 - 诗意分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到达夔州时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2. 悠悠万古情 - (注释) - 诗句翻译:万古流长的河流承载着千年的情意。 - 诗意分析:这句诗通过“万古”和“悠悠”两个词,传达了一种悠久的历史感和深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即可。本题中“沔鄂”是作者的自指,“渺渺阳台去”是说诗人自己如同登上了阳台一样远离朝廷;“茫茫鹦鹉洲”是说诗人自己就像鹦鹉洲一样被流放;“干戈迷大别”是说诗人自己如同在战争中迷失了方向;“烟雨瞑南楼”是说诗人自己如同笼罩在蒙蒙细雨和昏暗灯光下的南楼一样孤独无依。 【答案】 译文
【注释】 净友:清纯的朋友。如妆就:如同梳妆打扮好一样。折得清香来满手:指采摘莲花时,手上沾满了莲香。东林:寺庙名,在今浙江余姚县南,是南朝梁高僧慧远的讲学处。 【赏析】 此词是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溪湛湛无尘垢”,以清新脱俗的笔调写出莲花的高雅,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纯洁和高雅,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 首句"巫山不可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巫山美景的渴望,但因为距离遥远,无法真正看到。"不可见"意味着巫山的美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 2. 第二句"翠岫几重重":这句诗描述了巫山的山峰层层叠叠,如同翡翠般美丽。"翠岫"指的是青翠的山峰,"几重"则形容山峰众多。 3. 第三句"云外藏三岛,江头认九峰"
注释: 别样清芬扑鼻来。 秋香过后却追回。 博山轻雾锁崔嵬。 珍重芗林三昧手, 不教一日不花开。 暗中错认是江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天的早晨,突然闻到了一股芬芳的气味。她回头一看,原来是院子里的菊花盛开了。女子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她知道,这股香气是她丈夫精心培育出来的。她感谢丈夫的用心,同时也感叹时间过得太快,错过了欣赏美景的机会。最后,女子暗地里将这个美丽的瞬间记在心里
白帝城 白帝城头路,逶迤一径遥。 高堂临峡口,暴水没山腰。 隔岸鱼施网,横江铁贯桥。 神妃翻覆手,愿赐雨连宵。 注释: 1. 白帝城:地名,指今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 2. 逶迤一径遥:曲折延伸的道路很长。 3. 高堂临峡口:高大的堂屋靠近峡谷的入口。 4. 暴水没山腰:猛烈的水流淹没了山腰。 5. 隔岸鱼施网:在对岸的人撒网捕鱼。 6. 横江铁贯桥:横架在江上的铁桥。 7. 神妃翻覆手
玉友。平生旧。相与忘形偏耐久。醉乡径到无何有。 莫问区区升斗。人生一笑难开口。为报速宜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