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师孟
【注释】: 宿猿洞和张徽韵 更深应是枕双欹,思得皋夔事业齐。 终为清时难退隐,出山甘被百禽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清正廉洁的赞美。 首句“更深应是枕双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独自倚靠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思绪万千。这一句诗通过描绘夜景,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为下文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思得皋夔事业齐”,则是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首先我们来分析诗句: 1. “洞口车轮欲去时,江山风物动光辉。”: - “洞口”指的是猿洞,这是诗人送别的地点之一。 - “车轮欲去时”描绘了即将离开的情境,车轮在洞口滚动发出响声,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 “江山风物动光辉”则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在车轮滚动中显得更加生动,仿佛整个江山的美景都在为离别的人增光添彩。 2. “不须猿鹤相惊怨,自是君王未放归。”: -
【注释】: 1. 书仲谟先人功德院:指书写《仲谟先人功德院神碑》。 2. 高门馀庆本光山:指宋朝高氏家族。余庆,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字;光山,今属河南潢川县,北宋名臣司马光的籍贯。 3. 不幸流离五代间:指范仲淹、司马光等名臣在五代十国战乱中,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4. 今日太平家可乐:指宋朝统一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5. 郎君富贵锦衣还:指司马光的后代司马炎(晋惠帝)
【注】玉尺山:在江西丰城县西北,有玉尺峰、玉尺寺。 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 永日:长时间,长久的一天。清阴:幽静的树荫。喜独来:喜欢独自来。野僧:寺庙中的普通僧人。题石作吟台:在石上题写诗句为吟诗的平台。 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无诗可比颜光禄:没有比得上颜真卿的诗。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他工于书法,擅楷、行、草三体,尤以正楷著称
【注释】 醉石:在万仞峰前,水旁的一块石头。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后辞官归隐南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的是万仞峰前一水傍的一块石头。此石高耸入云,与山巅相接,形如游龙腾空,气势雄伟。清晨阳光照耀之下,翠绿的山色映衬在石上,使石头显得更加清凉宜人。诗人在此地欣赏美景,心旷神怡,仿佛陶渊明也来过这里,沉醉其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注释】 折柳赠君:折柳枝送别。柳条细长,易折断,故用以表示惜别之情。君且住:你暂且留下。 【译文】 折下柳枝送给你的丈夫,让他留下来。 【赏析】 《渔家傲·秋思》是宋代词人范仲淹在边塞所作。这首词上阕写折柳相赠,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下阕写留君共饮,表现了作者渴望与朋友共同欢宴、畅叙离情的思想感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品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最后结合诗句作答即可。 第一句:曾看华清旧浴池。这一句是说作者曾经游览过华清池(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北麓温泉区)。 第二三句:此泉何日落天涯?这两句是说:不知什么时候这个泉水才会流到天边。 第四句:徘徊却想开元事,不见莲花见荔枝。这一句是说
【注释】 山半炎泉:指温泉,在山顶。炎,热。 阴阳为炭:阴阳两山之间形成峡谷,阳光照射下,岩石被烘烤成红色,所以叫做“阴阳为炭”。 天公不许杨妃见:传说唐朝时有一个叫杨贵妃的美人,因为得罪了唐玄宗而被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座温泉改名为杨妃泉。 留待年年浴众僧:这里的“众僧”指的是僧侣们。他们每年都会来这里沐浴,祈求佛祖保佑。 【赏析】
【注释】 1. 水浮蓬:水中的草本植物,浮在水面上的蓬状物体。这里比喻江中绿洲。通宾馆:与宾馆相通。通,通达,相连。 2.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东方的别名。这里指日出的地方。照戟门:照临戟门的太阳。戟,古代一种长柄兵器。 3. 一等翠林:特等的绿树林。无别水:没有其他的水。 4. 四边:周围或四周。惟有荔枝园:只有荔枝园是绿色的。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作者游历南海时见到的景色。
【注释】 与伯常:和陈伯常。宿猿洞:在今四川巫山县,有猿猴成群的洞穴,故称猿洞。 翠屏:绿色屏障。 禅扃:佛寺的门。 画手:画家。 二星:指双塔。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写景诗,诗人以“双塔”为线索,将山、水、树、人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