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
【诗句释义】 1. 一入虚斋百虑沉:进入空无一物的书房后,所有的忧虑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2. 个中何待觅知音:在这寂静无声的空间内,不需要寻找能懂你心意的人。 3. 雪收未起龙蛇蛰:雪停了,大地开始解冻,龙蛇也开始冬眠。 4. 境静初窥天地心:环境变得平静之后,我才开始体会到宇宙的广阔和深邃。 5. 五里雾中藏豹稳:在浓雾中,一只豹子也能安稳地隐藏身形。 6. 九重渊底得珠深:在深渊之中
第一首 秋到人间敛曲尘,于门初见矞星辰。 须知宇内风云合,况是天边雨露新。 盛德可容窥底蕴,殊功端自见经纶。 不应久袖安邦手,运指从教转大钧。 注释:这首诗的第一句“秋到人间敛曲尘”,意为秋天到来,万物开始凋零,尘埃收敛,大地一片宁静。第二句“于门初见矞星辰”,意为在门的入口处首次见到了五彩斑斓的星辰。第三四句“须知宇内风云合”和“况是天边雨露新”,意为要知道整个宇宙中风云变幻,天地间雨露滋润
注释: - 汉朝法从让严徐,却数群公总不如。 - 千载流芳传竹简,一言偃革见囊书。 - 由来东海传高阁,复见甘泉载后车。 - 富贵功名两相似,昆丘元自产璠玙。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官员清廉、忠诚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汉代的徐侍郎形象,表达了对官员清廉、忠诚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贪污的不满和批评。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又赋一篇述怀 平生志不在赢馀,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注释与赏析: 1. 平生志不在赢馀: 描述诗人的生平目标并不在于财富和物质的累积,而是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和满足。 2. 久拟挥毫赋遂初: 表示诗人长久以来一直渴望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首,送裘父侄归乡。 气吐长虹一世豪,尚怜花草助风骚。 正需重碧浇胸次,不遣轻霜上鬓毛。 浪说清时敞东阁,谁捐好语到西曹。 江神却解归欤兴,剩放潮头百尺高。 注释: (1)“气吐长虹”句:比喻自己志向远大,有非凡的气概。 (2)“尚怜”句:怜惜花草为风吹动而摇摆,衬托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正需”句:需要用重碧来浇灌胸中的壮志豪情,不能让它被轻霜打在鬓发上。 (4)“浪说”句
【注释】 正卿:指李正臣。李正臣是北宋诗人,字端叔,号溪翁。他曾任太和县令,后任知州、通判等职。在诗风方面,他继承江西诗派的传统,又自辟蹊径,以清新自然著称,与苏轼并称“苏李”。 参横:古代时间计算法,一日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两个时辰为一个时段,合起来为12个时段。参,即辰时,指上午7点到9点。 幽探:幽僻之处的探访。烦结约:指朋友之间约定的聚会。结,结交;约,相约。 繁花:盛开的花。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他的好友李粹伯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万事知公一发轻”: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你面临所有的事务时,你总能轻松应对,因为你已经看透世事的本质。这里的“知公”指的是李粹伯,“一发轻”则是说他总能迅速处理事情的能力。 2. “尚怜花草唤愁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虽然生活中的忧愁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注释】 邂逅:偶然相逢。江干:长江边。冁然:惊喜的样子。公:对他人的尊称。笔端电扫三千字:形容文思敏捷,挥笔如电。言下冰消十二缘:形容话说得简明扼要,使人易于理解。传业:继承家学。击鲜溷汝:以击水溅泥为喻,表示对友人的敬意。古同:古人有志于道。阿圆:指苏轼的儿子苏过。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友之邀所作。友人在任都漕时,苏轼到江干去看望他,并作诗庆贺。友人回赠了一首,作者又写此诗来相和
回瞻一色暮云垂,痴雀相看冻不飞。 地辟烂银窥佛界,班连万玉想天威。 轻明照日千山静,寒碧浮江一棹归。 见说孤吟清到骨,知君不羡妓成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回瞻一色暮云垂: - 描述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回望天际,只见一片暮色的云彩低垂,如同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似乎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沉思或感慨。 2. 痴雀相看冻不飞: -
【注释】 1. 陈晞颜:即陈师道,字希颜,一字无己。宋代文学家、诗人。 2. 董漕:即董嗣昌,字元辅,号漕溪居士,宋代文学家。 3. 湖南:指湖南省。 4. 零陵:即零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5. 简斋:即苏轼的书房名,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6. 黄初:三国时期曹魏的建立时期。 7. 论思地:指朝廷中的重要职位。 8. 丰年:丰收之年,指国家繁荣昌盛。 9. 严令:严格的法令。 10. 支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