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注释】宜春道:即宜春里,唐时京城长安东面的一个里坊。艳杏夭桃:艳丽的杏花桃花。日日稀:天天稀少。淑气(shuìqì水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迟迟:缓慢、迟缓。谁人为作留春计:是谁人想出留春之计。莫放风花自在飞:不要让那飘舞的花朵随风飞舞而去。【赏析】此诗写诗人在宜春道上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而青春不再的感慨。首句“艳杏夭桃日日稀”,是说春天的杏花、桃花一天天少下去,这是很自然的事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 其六 盈科日进几时休,到海方能止众流。 只恐达多狂未歇,坐驰还爱镜中头。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盈科”:意指水流在石头间层层累积,比喻人或事物逐渐积累,逐步成长。 2. “日进”:每日进步,形容持续不断的进步。 3. “休”:停止,这里表示达到某种状态后需要停下来。 4. “到海”:到达广阔的海洋,比喻目标达成。 5. “才能止众流”:只有到达大海
【注释】 宜春:地名。溪:山间溪流。斜斜疏柳,形容溪边的柳树随风倾斜。照清漪:倒映在水波中的柳色。藉藉残红自满蹊:指路旁残留的红花铺满小径。 刺眼(chì yǎn):形容阳光强烈。藤稍:藤蔓。牵不断:牵引着。欲寻流水路还迷:想追寻流水的道路,却迷失了方向。 【译文】 溪边斜斜的柳枝拂水,映出水中的碧波。脚下是布满残花的小径。阳光刺眼,藤蔓牵着我的脚步,使我难以分辨前行的方向。 赏析: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其五 杨时诗作赏析 杨时是宋代的一位重要学者,他的《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本诗通过描绘学习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和知识的热爱与坚持。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圣门事业学须彊 - 注释:圣门事业指的是圣贤的事业,即追求高尚的道德和卓越的学问。学须彊是指学习必须努力不懈
注释: 绛帷燕侍:指的是古代帝王在后宫宴请群臣,用绛色帷幔装饰的宫殿。 却愧犹悬三釜乐:意思是惭愧于自己还在为三釜之食而担忧,不能像他们一样终此一生都享受清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一位朋友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描绘宫中宴会的场景,展现了朋友的智慧和才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首句“绛帷燕侍每从容”,描绘了宫廷中的盛大宴会,用绛帷装饰的殿堂
【注释】 照眼红云斗晚霞:荷花在日落时分,映入水中的红霞与天上的晚霞相辉映。 重重青盖半倾斜:荷叶层层重叠,犹如绿色的伞盖,有的已经倾斜,露出下面的莲蓬。 会须直跨三千仞:荷花将要挺立于高高的山峰之上。仞,古代长度单位,这里指山峰的高度。 移取峰头十丈花:把荷花移到山巅,使山巅的花朵与荷花相映衬。 赏析: 此诗描写了初夏荷花盛开时的景象。首句写荷花盛开时的美景;二句以青盖比荷,形容荷叶茂盛;三
【注释】 ①造次:仓促。欲安嗟孰是:急迫之中,又何谈是非好坏。②参:参酌。③此意:这里的意思是,萧条的心情,又有谁来过问呢?④兴废:指国家兴亡,世事更替。⑤命也与:命运啊!⑥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其四: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中的第四首诗。斋自警:斋戒自警。六绝:六首绝句。 译文: 仓促之间,又何必分辨什么是非好坏呢? 在这萧条的时刻,又有谁来询问呢? 国家的兴亡,世事的变迁,都是命运所决定的啊。
【注释】 1. 兽骇禽鸣:指野兽惊扰,鸟鸣。翳郁:遮蔽。 2. 难将此意问鸿蒙:这意思是难以向大自然的主宰者——自然界的神秘力量(“鸿蒙”指自然、天)请教,说明作者对大自然有深深的敬畏之情。 3. 萦回小径:曲折的小路上布满了苍苔。 4. 杖屦:拄着竹杖、穿着布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怀诗。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层次清晰
注释: 北山山下,有一位渔翁,他形解心凝,骨已融。 支枕睡觉之后,人寂静,一轩明月满窗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含云寺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又宁静的场景,渔翁的形象栩栩如生。"形解心凝骨已融"这句话形容渔翁已经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他的心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困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天地同寿的高度。 "支枕睡余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这句诗描绘了渔翁在月光下的静谧生活
注释: 抠衣丈席:意思是恭敬地行礼。抠和丈都是古代的一种礼节。 高节应能与俗分:意思是你的高洁之节一定能与世俗区别开来。 不用卑飞入幽谷,定知乔木在青云:意思是你不必像那些卑躬屈膝、飞蛾扑火的鸟儿一样钻到深深的山谷里去,你一定能在高高的云端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席某的。席某是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行为举止都表现出他的高尚品质。他的高尚品质让他能够与世俗分开,不被世俗所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