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之奇
到门先见如丝瀑,恰似渊明醉石旁。 赏析: 蒋之奇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瀑布比作“如丝瀑”,将石头旁的景致与陶渊明相比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空传赵居士,不见纸衣僧。”注释:传说中隐居不仕的赵居士,已经去世多年,他的事迹虽然广为流传,但现实中已见不到纸衣僧了。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不愿违背自己的初衷而随世浮沉,并再一次决心保持高洁的志向,隐逸避世,远离尘俗的态度十分坚决
注释:在绿野之中,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清淮之中,没有一点尘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首句“绿野有佳气”写诗人眼前所见到的景象,即绿野中充满了清新的空气;第二句“清淮无点尘”是说清淮中没有丝毫的灰尘。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在这绿野中,那股新鲜之气弥漫四野,使空气都变得清爽了,而那片清淮也像被洗净过一般,连一点儿尘埃也没有了
注释:叔伟,指的是王叔英。他不在时,我徒然地空建一座亭子;他去了,我也独居沧洲。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叔伟不见空缔建”,意思是说王叔英已经不在了,而我只是徒然地空建一座亭子,没有他的陪伴,显得格外寂寥。次句“正平何在独沧洲”,意思是说王叔英已经不在了,而我独自住在沧洲,没有了他相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孤独之感
【注释】: 其一十二: 第一百二十首。 白云飞鸟皆在下,一江峡水向东流。 译文: 白色的云朵和飞翔的鸟儿都在下面,只有长江的水流向东流淌。 赏析: 此诗以“其十二”为题,是诗人在夔州期间所创作的组诗《白帝城最高楼》中的第一百二十首。诗人登上高处,放眼远望,但见“白云飞鸟皆在下,一江峡水向东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壮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同时
注释:屹立着三块巨石,仿佛佛祖就在那里。嘉州是现在的四川省内江市。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四川境内嘉陵江边的一尊石佛像,诗人站在岸边凝望,被这尊佛像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清丽淡远,体现了诗人的禅理观感和审美追求
注释:雄豪何止压南州,天下临观应第一。 译文:豪迈的英雄何止在南方占据优势,天下的瞩目焦点应当是第一位。 赏析:此诗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豪迈气概赞美之情。首句“雄豪何止压南州”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迈气概的赞美。后两句则是对英雄豪迈气概的具体描绘和赞誉。整首诗语言豪迈,情感激昂,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注释:白鹅,指道士骑的鹤,紫府,道家称天宫为紫府。丹灶,道家炼丹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幻想。诗中通过描绘“已跨白鹅归紫府”和“空留丹灶在人间”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崇拜之情
【注释】 1. 飞泉:瀑布。练(liàn)白:洁白如绢。无尘:没有尘埃。 2. 欻(xū)起:突然而起。千波:形容瀑布像万顷波浪。 3. 静挟:静静地夹着。 4. 飞仙:指仙人。 5. 却嗤:嘲笑。尘世:人世间,这里指世俗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瀑布的五言绝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瀑布写活了,赋予它以人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瀑布的喜爱。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来节奏整齐,声调铿锵
【注释】九峰:指浙江天台山,为五岳之列。篸(cí):同“翠”,青绿色。一水剪青绡:以水为刀,将天台山的碧绿如玉的山色,裁剪成一条条青色的丝绦。 【赏析】此诗描写天台山秀丽多姿的山景,写山峰、水流的景色。首句写九个山峰苍翠欲滴,犹如九块碧玉,次句写从山顶流下的瀑布,如同一道青色的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