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之奇
日月双连璧,乾坤一弹丸 诗句释义: 1. 日月双连璧:这里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像两个相连的璧玉一样,形容日月光辉灿烂,相互辉映。 2. 乾坤一弹丸:乾坤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而弹丸则比喻狭小之地。此句意指天地之间,犹如一枚小小的弹丸般渺小。 译文: 太阳与月亮如同两块相连的璧玉,天地间如一枚小巧的弹丸。 注释: - 日月双连璧:比喻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互相交织,形成璀璨的景象。 - 乾坤一弹丸
注释: 品待秋风鲈味美,重来桂玉啜齑橙。 品味着秋风中鲈鱼的美味,再次品尝桂玉和齑橙的美味。 译文: 在秋风中,品尝鲈鱼的美味是一种享受,再次品尝桂玉和齑橙也是另一种享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里品尝各种美食的场景。首句“品待秋风鲈味美”展现了诗人对秋风中的鲈鱼味道的喜爱与期待,鲈鱼作为一道美食,其鲜美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次句“重来桂玉啜齑橙”则表达了诗人对桂玉和齑橙这种美食的再次品尝
【诗句释义】 玉杯:指酒杯。旧学:旧日所学。无施设:没有用处。新诗满锦囊:意思是说新写的诗歌已经塞满了口袋。 【译文】 旧日所学的诗词,现在却毫无用处,只有满腹新作的诗歌,已装满了口袋。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旧诗学的抛弃和对新诗的热爱。首句“玉杯”,即借指酒杯;次句“旧学”指过去所习之学问;三、四句说旧学无用,新诗却充满诗意,可与酒共饮。末句用“锦囊”比喻新诗的丰富
诗句原文: 贡水在东章在西,郁孤台与白云齐。 译文: 东边的章水和西边的贡水交汇在一起,郁孤台高耸入云,与白云并肩。 注释: - 贡水:古代河流的名称,位于今天的江西省赣州市,是赣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 章水:古代河流的名称,发源于今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向东南流,与贡水汇合,形成赣江。 - 郁孤台:位于赣州市的一座古建筑,因地势高峻、景色优美而著名。 - 白云:形容郁孤台上景色壮丽
泉明为邑日,漫叟卜居时。 注释: 泉明:指某官员,因他任内治理得很好被赞誉为“泉明”。邑:这里指的是某个县或行政区。漫叟:一个隐居的人。卜居:在这里指的是选择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说是选择定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泉明)在其任职期间治理得宜,而另一名隐居人士(漫叟)则在此时选择了一个新的居住地。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译文: 听说贼人的消息,七天之内就逃得无影无踪。 注释: 1. 文曰:文日,即文告,指朝廷或官府的通告。闻贼报,听闻贼人的报告。 2. 七日走如烟:形容时间非常短,好像烟雾一样一晃而过。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敌人入侵后,人民迅速撤离的情景。"文曰闻贼报,七日走如烟"这一句,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敌人入侵后,人民迅速撤离的紧张气氛。"文曰"表明这是官方发布的紧急通知
译文: 功成名就之后,我请求告老还乡,在家乡颐养天年。 注释: 1. 乞身:古代官员因年老请求告老还乡,表示对国家的贡献已经完成,可以安心享受生活。 2. 此老吾生:意为在此度过余生,享受晚年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愿望。诗人通过“功成”和“乞身”两个关键词,展现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注释】 一饷:一时。 猿叫三声月满山:意思是说,在月光皎洁的夜晚猿猴的叫声连续不断地传来。 【赏析】 《诗解》引王士祯云:“余尝读《洞仙歌》《渔歌子》,每至‘水底游’、‘山中乐’等阕,辄觉清响泠泠,如听鸣佩,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得此词,始知此皆天籁也。” “龙归”句:形容山中云雾缭绕,宛如龙隐其中。 “猿叫”句:写猿猴啼叫三遍,月光普照山中,使万物皆显生机。 【译文】 山中云雾弥漫
【注释】秀:指女子;蹙:紧缩;青螺髻:用青螺形发髻装饰;香:指香料;持:拿着;蟹螯:大蟹的脚。 【赏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然后逐句翻译、分析其意义和情感,最后进行赏析。这首诗是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美貌和气质,通过描写她的发髻和手拿的螃蟹来展现她的美丽
【注释】 佛:梵语“摩诃”的音译,这里指佛教。碧玻璃:一种绿玉,即青绿色的玉石。 其十四:这是第14首诗。 译文: 佛香熏染着红茉莉,碧绿的玉石制成了供品。 赏析:“其十四”可能是该组七绝的第14首,从题目看,此诗应为唐代诗人郑遨的作品。诗中以佛香、碧玻璃等物作为陪衬,来突出“红茉莉”。红茉莉是佛教中的圣花之一,所以此诗也暗含着佛教的意思。碧玻璃是一种绿玉,在古代常用于制作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