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时
诗句释义: 1. 毛遂处赵庭,囊颖初不起:毛遂原本在赵国的宫殿里(即赵庭),但是当毛遂出使楚国时,他的才能尚未显露。这里的“囊颖”指的是毛遂的才华尚未被发掘。 2. 昭君在匈奴,画工一夕死:昭君远嫁到匈奴,她的美貌和才艺让匈奴的画工感到绝望,最终因无法忍受而自杀。这两句诗表达了因为外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欣赏,使得原本可能被埋没的人才得以展现其才华,但这种人才往往在短暂的时间内便消失或无法得到重用。
【诗句释义】 1. “黄发”:年老头发变白。 2. “国事”:指国家大事或家国大事。 3. “双颊红”:脸色红润,指老人的气色好,健康长寿。 4. “园林白日静”:在宁静的阳光下,园林显得格外幽静。 5. “乐事何丰融”:快乐的事务多么丰富啊。 6. “柏庭友”:柏树庭院的朋友,指好友。 7. “春桂丛”:春天里茂盛的桂花丛中。 8. “境胜香山远”:景色胜过香山,意境深远。 9.
投魏先辈二首 跕跕飞鸢坠,历历风瓢声。 青冥不折桂,涧阿甘采苓。 踉蹡忆束发,忽焉迫衰龄。 嚼蜡心忘味,胡为羡久生。 注释: 1. 跕跕(zhōu zhuó):形容鸟儿展翅飞翔的样子。 2. 历历:清楚明白的样子。 3. 青冥:天空,这里指高远的天空,比喻前途或理想。 4. 涧阿:山涧的弯曲处。 5. 踟蹰(chí chú):犹豫、徘徊的样子。 6. 咀嚼(jué zhì):品尝,吃。 7.
逐句释义: 1. 诗眼眈眈细八荒,小亭徙倚湿山光。 - “诗眼”指诗的精髓或核心思想,“眈眈”形容目光锐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关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 飞鸿影落遥岑外,兴与飞鸿更渺茫。 - “飞鸿”指的是飞翔的大雁,象征着自由和远方。“遥岑”是指远处的山岭。这句诗描绘了大雁的影子映在远处的山岭上,给人一种遥远和渺茫的感觉。 3. 译文:诗人的目光犀利如炬,注视着广阔的天地
注释 春日即事三首:春天里即兴写下的三首诗。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故作此诗。 野草闲花无姓名,疏篱幽径渐敷荣:野草、闲花都没有什么名字,它们生长在疏篱和幽深小路上,逐渐繁茂起来。 贫居阅尽人间事,只有东风不世情:我住在贫穷的地方,经历了人间的一切事情,只有春风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野草、闲花、疏篱、幽径等景物的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诗句进行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手法特点即可。 “健即观书困即眠,饭馀香烬湿茶烟。”诗人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闲适自在的形象。“健即观书”表明了诗人好学不倦的精神;“困即眠”则表现出诗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饭馀香烬湿茶烟”写诗人饭后无事,便以焚香为伴,品味着清茶,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午日已过人寂寂,午日即指正午时分,过了就是过了。 虚斋独坐竹萧萧,空室无人,只有竹子发出声响。 睡魔正与诗魔战,睡魔即指睡眠中的自己,诗魔是说诗歌中的各种情感和意境。 窗外一声婆饼焦,婆饼是一种煎饼,焦则是烤焦的意思。 注释: 1、县庠直舍:县学是古代地方官署的名称,县学直舍是学生在县学读书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读书生活的作品。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县学的书房里度过的一个宁静而孤独的日子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同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本题中,“斗转星稀夜欲阑”“月魂斜堕屋头山”等句意明确,容易理解;“鸡声唤起十年事,尽在吟窗一枕间”一句,“吟窗”是写诗时的情景,“十年”是虚指,表示诗人回忆的时间跨度之长,也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吟”指吟诵诗篇,“窗”指窗前,“一枕间”指在睡梦之中。 【答案】 ①斗柄指向子位
即事 暖云芳草媚晴川,花正娇春柳欲眠。 老景侵寻生事拙,旧巢归燕自相怜。 注释: 1. 暖云芳草媚晴川:温暖的云朵和芬芳的草地在晴朗的河流两岸相映成趣。 2. 花正娇春柳欲眠:花儿正盛开着春天的美景,柳树也像疲倦了一样想要休息。 3. 老景侵寻生事拙:年老的景色侵蚀着我的生活琐事,我处理这些事情感到力不从心。 4. 旧巢归燕自相怜:曾经筑巢的燕子回到了旧巢,它们互相安慰和同情。 赏析
注释: 送人还会稽:送别的朋友要去会稽这个地方。 稽山佳趣胜蓬瀛:稽山的美景胜过蓬莱仙岛,意指稽山之美。 橘里渔樵画不成:在橘园里的渔夫和樵夫们生活的画面无法描绘出来。 我欲鉴湖分一曲:我想把鉴湖的风景分享给你。 烦君先与白鸥盟:麻烦你先把白鸥的约定给完成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会稽的美丽景色。诗人用“稽山佳趣胜蓬瀛”来形容稽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