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良贵
梅花 气欲峥嵘岁欲新,寒梅方信冠群伦。 直能平地凌封雪,可是回根迎小春。 九畹蕙兰真上客,千山桃李尽庸人。 即今携酒江郊去,弄蕊攀条一拂尘。 注释: 1. 气欲峥嵘: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高洁清雅。 2. 岁欲新: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3. 寒梅方信:指在寒冷的冬天,梅花才能显示出它的高洁品质。 4. 冠群伦:比喻梅花在同类中突出,无与伦比。 5. 回根迎小春:回到根部迎接春天的到来。 6.
三江亭 假守衰颓病日侵,湖山虽好倦追寻。 登城忽睹三江水,快我平生万里心。 聊筑小亭怡父老,敢承佳句粲珠金。 春涛正待诸君赏,更拂诗牌看醉吟。 注释: - 假守:指暂时的官员。 - 衰颓:形容衰老或颓废。 - 湖山虽好倦追寻:虽然湖山景色很好,但我却厌倦了这种追寻。 - 登城:登上城墙。 - 三江:泛指长江、黄河和珠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江西的九江,因为历史上九江是重要的港口
【注释】: 1. 等闲长啸倚孤松:意思是说,朱教授寄来七言两首诗让我欣赏。等闲,随意;倚,倚靠;孤松,指山中高耸的松树。 2. 云破天边见碧峰:意思是说,在天空中,我看见了那片云被打破了,露出了远处的一座碧绿的山峰。 3. 架上残书犹可读:意思是说,虽然这些书已经很旧了,但它们仍然值得阅读。 4. 瓶中储粟不堪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些粮食已经储存了很多年,但是它们已经不再适合用来耕种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扫地焚香避湿蒸,睡馀茶熟碾声清。 - 释义:在炎炎夏日,为了驱赶湿热的侵袭,诗人选择在清晨进行清扫和焚香。这些动作象征着净化和净化心灵的仪式,同时表达了他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 - 译文:"In the hot summer, to escape the damp steam, I sweep and burn incense. After sleeping, tea
注释:疏竹挺拔,枝叶婆娑,摇曳在云层之上,如同仙子轻舞。门前巷内,一片清净,没有一丝尘埃,只有凉爽的气息自生。多病之人,无情无绪,就像嚼蜡一样毫无生气。躺在床上,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它吹动着风篆博山香,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的宁静和美好。诗人通过对疏竹、无尘、凉风、风篆博山香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
西北干戈拨不开,今宵闻笛更清哀。 高堂亲老发垂白,与子买舟归去来。 注释:西北的战火硝烟已经平息,今晚听到这悠扬的笛声,更加感到悲凉和凄凉。年迈的祖父头发都花白了,我和你一起乘船回家。赏析:此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表现他虽身处乱世,仍不忘故国之情。首句“西北干戈拨不开”,以景起兴,暗寓对中原沦陷区人民遭受金人铁蹄践踏的痛苦。次句“今宵闻笛更清哀”,写自己听到笛声后
夏日四绝 错落星河天未明,太虚涵露气全清。 东方隐约生光耀,便觉林间宿鸟惊。 注释: 错落星河天未明:形容星星点点的银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闪烁着。 太虚涵露气全清:太虚幻境中充满了清爽的气息。 东方隐约生光耀:东方渐渐露出光亮。 便觉林间宿鸟惊:感觉到了林间的鸟儿因黎明的到来而感到惊慌。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夏夜的景象。诗人以“错落星河天未明”开篇
梅花(其二) 天与孤高花独新,世间草木信非伦。 影涵水月不受彩,气傲冰霜何待春。 冷淡自能驱俗客,风骚端合付幽人。 往来百匝阶除里,顿使心无一点尘。 注释: 1. 天与孤高花独新:天地赋予梅花以孤独高洁的品格,使它独自绽放。 2. 世间草木信非伦: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草木都显得平庸无奇。 3. 影涵水月不受彩:梅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水中的月亮一样清澈透明,不受任何色彩的污染。 4.
注释:四月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碧桐花在空荡荡的巷子里显得特别清新。谁能理解隐居的乐趣呢?为我唤来黄鹂鸣叫。 赏析:此诗是作者自写其居所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初夏时节炎热的天气和清凉的景物,为后两句作铺垫,引出后半部分的主题。第三句“何人解助隐居乐”,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了解隐居生活乐趣的人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为我唤取黄鹂鸣”
译文 当强敌如潮水般涌上城墙,中华勇士们纷纷四散奔逃。众人皆往北阙而去,唯独英勇的陈德将军,选择在南门英勇赴死。他的计策无人理解,但他的英名与事迹将被铭记于史册。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潘良贵所作,通过描写一个历史事件,展现了一位英雄人物的悲壮与忠诚。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英勇牺牲的怀念和对忠臣义士的敬仰。 关键词解释 - 挽陈德固守御:这是对陈德将军守城事迹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