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安永
【译文】 鹤子在枯瘦的树上半开半合,狂猿在古老的山台啸声不断。要了解这些奇特的事情,需要穿破草鞋深入其间。 【注释】 “出一入一”,形容鹤子半开半合的样子; “羸”是瘦的意思,形容枯瘦的鹤; “翘寒木”,形容鹤子在枯瘦的木上半开半合的样子; “狂猿”指猿猴; “啸古台”,形容猿猴在古老的山台上啸叫不止; “当甚”,即什么; “草鞋”,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深入其中探寻事物真相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
诗句原文:问处分明答处亲,纵横有路惯反身。相如夺得连城璧,秦主安然致太平。 翻译:在询问如何妥善处理事务时,我能够明确地给出答案,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就像司马相如夺取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一样,我也能通过我的知识和技巧,让秦王的政权稳定下来,实现天下太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展现了提问者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他不仅能够迅速理解问题的核心
【注释】: 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 前箭犹轻后箭深,无限平人被陆沉。 个里豁开天地眼,吹毛拈起任横行。 译文: 前面的弓箭还比较轻松,后面的弓箭却非常沉重,无数的平凡人被埋没。 在内心豁达开朗,就像有一双天地之眼,可以轻易看穿一切,无论多么细微的事物都无所畏惧地面对
注释: 红炉里的水起波浪,拍打着天空飞去,炽热的火焰穿过风,谁敢窥视? 任凭你是三头六臂,到了这里也休要夸耀你第一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炉火旺盛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首句“红炉起浪拍天飞”,描绘的是一幅热气腾腾、烈火熊熊的画面。这里的“红炉”指的是燃烧的炉子,火焰在炉中翻滚,形成了巨大的波涛。而“拍天飞”则形象地描绘了火焰如同飞溅而出,气势磅礴的场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这首诗通过描述龟和鳖、哑子和梦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困境与困惑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 第一句:“三人证龟唤作鳖,哑子得梦向谁说。” - 注释:三个人都证明龟是鳖,哑子做梦时向谁说? - 赏析:这里的“三人证”指的是三个人共同确认的事实,而“龟为鳖”是一种普遍的认知错误。接着,“哑子得梦”则是指那些无法表达或理解梦境的人
【释义】 快人一言,快马一鞭。 停囚长智,十万八千。 【注释】 颂古三十一首: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自序:“余尝观古人题咏,有言‘快人一言,快马一鞭’者。又言‘停囚长智,十万八千’者。皆不载出处。今为作图记之。”意思是说诗人在观赏画时想起“快人一言,快马一鞭”的诗句,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快人一言:形容能言善辩的人。 快马一鞭:指迅速赶路的人用鞭子赶着马前进。比喻做事迅速果断。 停囚长智
【注释】 “颂古”:指咏史。“三十一首”:指《古今贤文》中咏史诗有三十一篇,这里指其中之十八篇。“其”:代指这十八篇中的某一首。“乞儿”:乞丐,穷苦人。“锡”:佛家用语,指僧人用的锡杖,此处引申为钱财。“暗地”:暗中。“空宝惜”:比喻穷人把钱财看得比性命还重要。“明眼人”:指能辨识是非的人。“一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赏析】 这首七绝是咏史
【注释】: 见兔子就放鹰,因邪而打正。 脚还没有跨进门坎,就要猛省回头。 【赏析】: 《颂古三十一首》是南宋诗人释宝昙的组诗作品。此为第九首。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看见有兔子就放开鹰去捉它,因为邪恶而打击正直的人。比喻看到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揭发。脚还未跨进门坎,就要猛省回头,指做事要谨慎。 “见兔放鹰”,比喻见到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因邪打正”,是指坏人作恶多端,不择手段,而好人却往往被其迷惑
注释: 妙转之机:比喻时机或机会。掣电飞:形容迅速、迅猛。 生杀:指生命和死亡。交驰:相互交错,相互影响。 明珠:珍贵的珍珠。明珠价:即明珠价值连城。 休向篱边:不要在篱笆旁边。弹雀儿:指射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珍珠、机会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强调了机遇与命运的重要性。 首句“妙转之机掣电飞”,用“电飞”来形容机会的迅速和迅猛,形象地描绘出机会的短暂和珍贵
注释: 三度扣关转不开:三次敲门却打不开门。 赤手迢迢空往来:空着手走来走去,形容无依无靠。 业镜百杂碎:比喻世间的纷扰、杂事、琐事等。 始觉从前满面灰:开始意识到过去自己的满脸污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境变化。首句“三度扣关转不开”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多次尝试解决问题但都无法成功的情况;次句“赤手迢迢空往来”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