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赏析】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三 皇帝阁》: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偓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泰一扶皇运,真人感赤精。——这是第一句,意为天帝扶持帝王的统治,真人感应到赤色的精华。 2. 更逢端午节,君德万方明。——这是第二句,意为更逢到了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君王的德行被四方所知。 注释: - 泰一扶皇运
【注释】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三:太上皇后阁,指的是太皇太后所居之处。仙艾(即艾草),指用来避邪的艾草。彤管(红色笔管),代指文官。金殿,皇宫。多祥,吉祥如意,此处特指太皇太后的寿诞。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端午时节宫内悬挂的艾草和五彩丝线,用以辟邪驱疫。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意境优美
御柳依然绿,宫苔取次生 御柳依旧青葱,宫墙之下,春意盎然。宫中苔藓随意生长,岁月流转,见证了无数荣辱兴衰。黄鹂深藏在林,不再鸣叫往日之声,只留下寂静无声的幽深回响,令人遐思无限。 译文: 皇宫中的柳树依旧保持着春天的翠绿,而宫墙下的宫草则随性生长,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黄鹂鸟深藏在林中,不再发出往日的声音,仿佛是在静静地聆听着时间的流逝。 赏析:
诗句释义 未染仙人杏,偏柔帝女桑。 - 关键词解释: - 未染:指尚未染色,暗示纯洁或天然。 - 仙人杏:传说中的仙人所食的仙果,常用以比喻珍贵之物。 - 帝女桑:皇帝的女儿种的桑树,象征高贵和尊贵。 - 诗意赏析: - 诗人通过“未染”一词,形容这种桑树的纯洁和自然之美。 - “帝女桑”则表明这种桑树非同寻常,是皇家之物,珍贵且尊贵。 译文 未被染上色彩的仙人果实
注释:平昔歌声断,凝尘满画梁。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释义:往日的歌声已经中断,画梁上积满尘埃。昭阳宫中演奏了新曲,谁能奉上美酒为皇上解忧?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了一位失宠宫女的哀怨之情。全篇以“歌”字为主线,贯穿始终。开头两句,诗人以“断”“满”二字,点明自己失宠后的境遇和心情,“歌”与“尘”形成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失意、孤寂的处境。接着,诗人由物及人,联想到昭阳殿中奏新曲的情景
【注释】 夫人阁:指皇宫内女官的住所。 【赏析】 此词描写立春日宫闱内中帖子(一种节令性的文书)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皇恩的无限感激之情。全词以“玉殿闻春到”为起兴,写皇帝的诏书已经下达,立春的节日已开始,于是罗衣照地红,舞东风等热闹场面便随之展开。 这首词是咏物词中的佳品,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并把生活与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作品既真实感人又富有诗情画意。 “玉殿闻春到
新馆 【注释】偏箱岭:山名,在今四川彭州。恶莫摧轮:形容山路险峻,不可摧折车轮。游子:指诗人自己。 【译文】 山势险峻,路又崎岖,诗人想到远离家乡的亲人时,不禁泪湿了衣巾。 万里长空被尘土遮蔽,太阳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春天的气息无处可寻。 鸟儿刚刚啼鸣,就催人起身,巨石欲奔,却像躲避行人一样。 虏酒相邀,绝峰之上饮宴作乐,然而高远的山峰使诗人只能从高处遥望故乡天津。 赏析: 首句写“偏箱岭”
注释: - 白马荒原非路歧,征夫未起雪侵肌:白马在荒凉的原野上,并不是因为迷路才来这里。征夫还没有起床,大雪已经侵袭到他的身体。 - 雁思水国犹南翥,人在冰天更北驰:大雁思念着水国南方,但人却在冰天的北方奔跑。 - 狂吹欲号沙四作,冻云无赖日西垂:狂风呼啸着,把沙漠都吹得乱作一团。乌云笼罩着天空,无情地将太阳拉向西边。 - 平生可是嗟行役,一对胡觞亦自嗤:我一生都在感叹行旅奔波
注释:万里关山静,清阴满塞榆。塞外关山宁静,清澈的阴影布满了榆树。如何金殿里,犹献辟兵符。在金殿中,仍然献上了驱逐敌人的符咒。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塞的宁静和战争的氛围。开头两句写塞上风景,点明题目“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一”中的“内中”指的是宫中。中间两句写皇帝在金殿里依然献上驱逐敌人的符咒,反映了当时朝廷对边塞战事的漠不关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诗句释义 1 一从绝漠返朱轮: 此句意味着从遥远的北方返回到繁华的城市中。"一从"表示一种转变或回归,"绝漠"指北方的荒凉之地,"返朱轮"则比喻回到繁荣和繁华的生活状态中。 2. 便有东风逐去尘: 这表示一旦回归,便有春风带走了之前的种种尘世烦恼。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3. 和气旋成燕谷暖: "和气"可能指的是和平、和谐的氛围,"旋成"表示迅速形成。燕子在春天温暖的环境中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