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
唐人与宋人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记载有关唐代和五代时期神仙鬼怪的诗作。在古代文学中,神仙鬼怪往往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出现,用以描绘理想境界或寄托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在探讨唐代文化时,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极为丰富,其中不乏对神仙鬼怪的描绘。例如,《九嶷邢仙翁诗》中的“虚皇天诏下仙家,不久星潢借客槎”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此外,《千岁宝掌和尚临灭示徒慧云偈》中“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
僧伽卒后显形长庆元年夜半于泗州牧苏公寝室前歌
淮南淮北,自此福焉。 自东自西,无不熟矣。
浔阳渔父歌
竹竿籊籊,河水悠悠。 相忘为乐,贪饵含钩。 非夷非惠,聊以忘忧。
后十三年有人于益州见赵旭形容短小如八九岁小儿模样行歌于市曰
尘缘尽兮仙缘来,清风冷然入我怀。 青童仙君事已谐,洞明山上瑞云埋。 九月九日黄花开,仙人招我上天阶,凌空双鹤何快哉
蒲津朱衣人献范仁恕诗
栏马遇孙阳,超光力自强。 北林花正发,西江彩笔香。 万汇须经手,千年事更长。 感君施大惠,从此佐吾皇。
陈七子题胭脂岩诗
朝游秦地暮嶓台,暂向人间独往来。 家在碧潭深处住,从教清浅化蓬莱。
赵旭酬青童君诗
凡庸弱质感天仙,欢合交情仅一年。 十载为期专在念,莫忘历历枕前言。
青童君别赵旭诗
与君宿世有仙缘,衾枕交欢岂偶然。 十载为期君记取,洞明山上鹤冲天。
邢凤挑女仙诗
意态精神画亦难,不知何事出仙坛。 此君堂上云深处,应与萧郎驾彩鸾。
于则梦汧阳神紫相公谢供茶赠诗
降酒先生风韵高,搅银公子更清豪。 碎身粉骨功成后,小碾当衔马脚槽。
咏千岁宝掌和尚
劳劳玉齿寒,似迸岩泉急。 有时中夜坐,阶前神鬼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