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诗句运用了哪些手法以及表达了什么情感,最后分析诗句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表现技巧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百年能得几回过”是全诗的首句,点出自己年事已高,而功名未就,感叹岁月流逝。 (2)颔联写酒后耳热之状。诗人饮酒之后面颊发红,鬓发如霜。“渌酒”,清酒;“烘”,烘热;“颧”,“脸”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贾岛的《简畅真空上人》。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赏析: 第一首诗 - 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 - 注释: 万顷碧波如镜,月光倒映其中,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 -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月亮在水中投下倒影,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观时似有却难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难以捉摸的情感。 第二首诗 - 菩提作树元非相
【注释】 侯村寺:在今山西太原市西。遣怀:寄托情怀。劳形:劳累形体。损性灵:损伤了本性。时来:时常来到。野寺:偏僻的寺院。伴:陪伴。素壁,白纸墙壁。新句:新的诗句。剔落,用小刀刮去。苍苔:青苔。天外至:远远传来。磬声:佛教僧人诵经时所敲的木鱼声。幽窗:幽静的窗户。无寐:睡不着。两耳清:形容清心寡欲,不沾染世俗尘嚣。 【赏析】 这是一首纪事抒怀诗。首联两句说,为了追求名利,耗费了精力,损伤了本性
【注释】 白燕:即《白燕词》。燕子。王谢堂前寄此生,指王、谢两大家族的子弟们曾在此吟咏《白燕词》;迩年毛骨变轻明:近来(王谢)子弟们的才华已大为精进,羽毛丰满了。乌衣道远归来老:指东晋王敦、王导等权贵子弟因谋逆失败后逃隐江南,他们后来都老了;红线楼高飞出惊:《白燕词》中有“楼高望不极”之句,故有“红线楼高飞出惊”之语,指诗人自己也曾像这些贵族子弟一样,在京城中过着豪华的生活;华月照梁空有影
白桃花(其一) 武陵仙子厌红裳,欲与梨花斗靓芳。 崔护再来难映面,刘郎归去不成妆。 青条辨李无繁蕊,缥蒂疑梅欠异香。 陌上看时偏被恼,难吟难认更难忘。 注释: 武陵仙子:指美丽的女子。 厌红裳:厌倦红色的衣裳。 斗靓芳:与艳丽的花朵相比。 崔护再来难映面:崔护再次来到时无法认出我。 刘郎归去不成妆:指刘晨返回时不能像仙女那样打扮。 青条:指柳树的枝条。 辨李:辨别李花。 缥蒂:缥缈的枝条。 陌上
【注释】 ①岐:指歧路。 ②碧云:指青山。 ③黄叶:指秋天的树叶。 ④浊酒:指浊酒,即苦酒。 ⑤清灯:指明亮的灯火,这里暗指明月。 ⑥“犹恐”两句:犹恐相逢是梦间,犹恐相逢是在梦中。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抒发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归途平安的祝愿。 首联:“挥涕临岐作别难,岂期今日偶生还。”写诗人在岔路口上挥泪告别,心中十分难过。谁知今天竟得与友人重逢,真是喜出望外。 颔联
【注释】 白首:指年老。操戈机变:指改变旧日的交往。早年:年轻时。叔牙、管仲:《论语·八佾》:“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观之,无道德者,如野草,食之则苦,不可久也。”陈余:即张耳。《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陈丞相与韩信友善,惠幸不疑。及羽破,欲杀信,信亡,不知所在。”取友须加慎:交友应慎重。至圣犹言失宰予:孔子曾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解析】 本首七绝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黑蝴蝶”为题,从形、色、神三个层面来写。前两句写其形,颈联写其色,后两句写其神。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雅。 其一,写其形。“一自南华梦里惊,守玄心悟更通灵”,意思是说,自从我在南华山梦中惊醒之后,守着玄妙之心悟性更加通达了。南华,指道教名山南华观;梦里惊,意谓梦中惊醒。守玄心悟,意谓守持玄妙之心而体悟道之奥义。 其二,写其色。“铁丝细剪双眉曲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张籍,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朴实无华。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与张文秀教谕 - 这首诗是作者向张文秀表达敬意或赞美之词。"教谕"通常指的是教育者,这里特指一个官员。 - "广文标致不可及,皎皎浑如出水莲。"表达了诗人对张文秀才艺和品德的高度称赞。 2. 皎皎浑如出水莲 - 这里的“皎皎”用来形容张文秀的才华和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诗人看到红梨花的所见所感。第一句“红梨花”,点出题面。第二句说:“春风特与换芳姿。”即春天的风一吹,使红梨花换了一种姿态。第三句“香同白雪莺难认”是说红梨花的香气好像白雪一样纯洁,而红梨花的芳香却和黄莺的叫声相混,使人无法辨认。第四句“影落红云蝶欲痴”,意思是红梨花的影子落在红色的云彩上,好像蝴蝶在花间飞舞。第五句“醽醁醺酣春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