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秋窗昨夜秋风起,百感心成一寸灰。 千里雁来书未至,五更虫语梦初回。 地连洛汭浮云断,山接荥阳夕照开。 何日黄河航一苇,中条山顶望青台。 译文: 秋窗昨夜秋风起,百感心成一寸灰。 千里雁来书未至,五更虫语梦初回。 地连洛汭浮云断,山接荥阳夕照开。 何日黄河航一苇,中条山顶望青台。 注释: - 秋窗:秋天的窗户。 - 百感心成一寸灰:形容心中的悲愤和失望如同被火烧过一样。 - 千里雁来
广寒深处有仙家,跨出秋白的玉蟆。 注释:在广袤无垠的月宫深处,居住着仙人。他们从秋天洁白如玉的蟾蜍中走出。 颢气挟寒成露颗,轻风拂曙结霜华。 注释:清晨的微风吹拂,使得天空中的云彩凝结成露珠;明月升起时,霜花在月光下闪烁。 冰盘出海无纤翳,宝鉴当空绝点瑕。 注释:清澈的月亮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盘,没有一丝杂质;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仿佛一面宝镜照见一切事物。 拟向清虚瞻兔魄
【赏析】 斗鸡亭在河南府西,登览之地。此诗是诗人晚年登临之作。 “斗鸡亭秋望”七句,写登高之所见。首联点明时间:秋日的早晨。次联写路入洧水,见寒晓断续。三联写新郑山连暮云,四联写沙岗上雁阵惊飞。末联写自己年老多病,不胜伤情。 全诗从斗鸡亭秋望写起,由远及近,层次井然,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扶筇独上斗鸡亭”,以“独上”字状其孤孑之情。“俯瞰平郊”一句,写凭栏所见,境界开阔,气象壮阔
梅花次韵 只疑姑射是花神,素影横窗月写真。 斜出短篱犹皓鹤,独居空谷似佳人。 风前落去多沾石,水畔开时不染尘。 总把百篇珠玉盛,端能换得十分春。 译文 我只怀疑姑射山的花神是它,洁白的身姿映照在窗前的月光下。 斜挂在短小竹篱上,如同白色的大雁,依然高洁。 独自生活在空阔幽静的环境中,仿佛佳丽一样。 风过之后花瓣飘落,落在石头上,不沾染一点尘埃。 整年绽放百次千次,用珍珠和玉石来装饰自己
德星图 昔人亭子有遗堆,日日登临车马来。二老高风留故事,诸郎雅望尽奇材。衣冠会集星辰动,宾主相逢怀抱开。千古清芬人共仰,何须联步到公台。 注释: - 昔人亭子有遗堆:昔日有人留下的亭子(遗迹)堆积如山。 - 日日登临车马来:每天都能看到车马来到这个地方。 - 二老高风留故事:两位老人的高洁品德和高尚风格被人们传颂。 - 诸郎雅望尽奇材:众多的儿子们都有着出众的才华。 - 衣冠会集星辰动
【注释】 ①斗鸡亭:在杭州西湖孤山西南麓,建于唐代,为唐僖宗时节度使钱镠所建。 ②崔嵬(wéi):高耸的样子。 ③龙井:在杭州西湖西北的宝石山上,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 ④神祠:指钱王祠。 ⑤谷云:指山间云雾。 ⑥水:指钱塘江。 ⑦何:疑问代词。 ⑧归哉:归乡之意。 【赏析】 《斗鸡亭二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前四句描写了风景秀丽的杭州城和孤山斗鸡亭
送孙太雅赴京 蓼莪诵罢泪沾巾,吉服初成值早春。 昔入枌榆曾宰社,适来芹泮久为宾。 雪消江上风涛壮,雨过淮西草树新。 此去青云高蹑足,伫看雕鹗离风尘。 注释: 蓼莪(liǎo é)诵罢泪沾巾:蓼莪是古代的一篇诗歌,这首诗讲述了一种对故土、亲人的深情厚意,读完这首诗后,作者感动得泪水沾湿了衣巾。 吉服初成值早春:吉服指的是新制的礼服,初成表示刚刚完成,正值春天的时候。 昔入枌榆曾宰社:枌榆是古代地名
【注释】 ①监税:官名,掌管税收。李公考绩:指李公被朝廷考核定职的政绩。 ②素襟:白色的衣襟,这里指洁白的衣襟,表示心情纯洁。 ③画蠲:即绢帕,用绢制成的揩拭用的布。冲开江水绿:形容江水碧绿清澈,仿佛是绢帕洗过的一般。 ④玄猿:黑色的猿猴,这里泛指山猿。啼断越山深:猿啼声连绵不断,好像在叫唤着什么。越山深:指越州山深,这里借指浙江一带的山区,因越州(今绍兴)地处浙江境内而得名。 ⑤长干沽酒
【赏析】 韩愈,字退之,唐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刑部侍郎。他提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对后来的散文发展有较大影响。他的诗作,气势磅礴,雄壮奇伟;议论纵横,笔力矫健;风格浑厚,质朴刚劲。 此诗是韩愈被贬潮州刺史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一句:“白发刁骚六十翁”。诗人自称年已花甲之年,但精神仍旺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并州三月逢寒食,旅况萧条百感中。 注解:并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是王维的家乡。三月,指春季。寒食节,古代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这里说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诗人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情感到格外凄凉。"百感中",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 2. 草吐嫩芽犹滞雪,柳含轻絮未随风。 注解: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