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濂
【解析】 “祀灶后三日移伯兄遗殡回里风雪孤舟百端交集怆然赋四绝句焚其柩旁”:祭祀完灶神后的第三天,将伯父的遗体从异乡运回到故乡。在飘洒着风雪的途中,我乘一叶孤舟,心中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写下《四绝句》之一。 “其四”:这是第四绝句。 “暂时魂影得周旋”,暂:暂且。魂影:指灵魂。周旋:来往、往来。这句的意思是说:灵魂暂时还自由地往来徘徊,没有受到拘禁。 “如此同归忒可怜”,“同归”:一同归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载酒来寻开士家,寒林如梦待栖鸦。 注释:带着酒意来到开士的家中寻找。寒林如同梦境般宁静,等待着栖息的乌鸦。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树林中,怀着期待的心情前来拜访开士的场景。寒林象征着冬日的寂静,而乌鸦作为林中的生灵,增添了一丝生动感。 2. 断碑卧地昏无字,秋雨年年生藓花。 注释:断裂的石碑横卧在地上
【注释】 ①祀灶:古代风俗,在灶旁设神位祭祀。 ②伯兄:指兄弟之长者,这里泛指伯父。 ③回里:回到故乡。 ④百端交集:形容心中万千思绪纷至沓来。 ⑤怆然:悲伤的样子。 【赏析】 “孤舟遥夜泊江村”一句,写诗人漂泊在外,在江村的孤舟上遥宿。首句就点出“孤舟”,而以“遥夜”,“泊”三字,渲染了诗人凄凉悲苦的心情。“云水凄凉有泪痕”一句,是写诗人看到茫茫江面和远处的云水,想到自己漂泊在外
注释:祭祀完灶神之后第三天,我移动伯兄的遗骸回到里中。风雪交加,孤舟漂泊,我心中百端交集。 不能牵袂只凭棺,遗箧丛残感百端。 药里书尘未零落,检来都作在时看。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因伯兄逝世后,返回家乡,在途中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 开篇即点明时间:“祀灶后三日移伯兄遗殡回里”。祭祀完灶神之后三天,诗人便将伯兄的遗体运回故乡。这里用一个“移”字,说明诗人对伯兄之死是怀着悲痛之情的。
注释:我为儿子献上题诗《天童访碑卷子》的第四篇,其内容如下:“绝壁匆匆手一挥,笋舆得得度斜晖。寺僧送客出山去,自向白云深处归。”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殷切期望。首句“绝壁匆匆手一挥”描绘了诗人在绝壁上行走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与勇敢。次句“笋舆得得度斜晖”则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乘竹轿经过山间小路时,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第三句“寺僧送客出山去”
竹火禅房秋气深,蒲团静悟妙明心。 三更闭户月初落,万壑风泉龙夜吟。 注释:在竹林中点燃的柴火,让禅房充满了秋天的凉爽气息。我坐在地上的蒲团上,静静地思考,寻找内心的明净和智慧。深夜时分,我关上房门,看着月亮逐渐落下。四周的山谷中,风吹过的声音如同龙在夜晚吟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禅宗修行生活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禅房中修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
寒夜寄怀澹如先生里门三首 其二 【注释】: ⑴里门(lǐmén):地名。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 ⑵胜孤筇(qióng):胜过用筇杖探幽访胜。筇,一种轻便的竹手杖。 ⑶一笑:指诗人与澹如先生相聚的欢乐情景。 ⑷移家:迁居。九峰山:在句容西北五十里,山上多松柏、奇花异草。 ⑸朝云:泛指美女或美人。 ⑹玉梅:即“梅”。 ⑺过残冬:度过寒冬。 【译文】:
【注释】 可:值得、可以。典:借,指典当。钓舲(líng):用整条木头做成的船。樵青:砍柴。着:穿着。朔风:北风。鹅湖:在今浙江湖州市南。结网:捕鱼。听:动词,倾听。 【赏析】 《寒夜寄怀澹如先生里门三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此为组诗之第一首,作者以“可悔”起句,点明自己对当年典当小船去打鱼一事的后悔之情。次句承前,写自己归来以后,再也不愿意与别人去比谁更会打渔了。三四句承第二句而来
注释:烛光摇曳,显得惨淡不青,还记得过去我们一起经历的邮程。夜晚,我听着潇潇的细雨声,隔着一具棺材,各自感受着痛苦。 赏析:这首诗通过烛影、夜雨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孤独感。他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怀念和哀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强烈的体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和凄凉的氛围
【注释】 两湖书院:南宋时在两浙路(今浙江、江苏南部)设置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州。 元戎:指军队主帅或高级指挥官。 朱旗:红色旗帜。 水寒:湖水寒冷。 翠禽:翠鸟。 见惯不惊:习以为常而不感到惊讶。 闲立:悠闲地站着。 水荭花: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心形,开粉红色小花,结黑色果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画鼓朱旗映水寒”,描写了军营中鼓声震天,红旗飘扬,映照在冷清的湖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