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这首诗的标题是“重赋三高 其二”,作者是宋代的周南。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儿女呻吟岁又穷: - 关键词:儿女、呻吟、岁又穷 - 注释:这里的“儿女”指的是作者自己或他身边的人,而“呻吟”形容他们因年岁已老而感到的无奈和辛酸。“岁又穷”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生活仍然贫困困苦。 - 赏析:诗人通过“儿女呻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注释: 一段幽奇破腊忙,只将迟暮了年光。 从教篱落飘零尽,也胜房栊半面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一段幽奇破腊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腊月里梅花盛开的景象,突出了梅花的幽静之美和独特之处。次句“只将迟暮了年光”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感慨。第三句“从教篱落飘零尽”描绘了梅花在风中摇曳、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梅花的坚韧生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游山寺”的注释可为:在寺庙游玩。游山寺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组诗作,共四首。此组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游人赏春和僧人诵经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哲理。 【答案】 示例:游山寺山寺清明时节到,蝴蝶飞舞在花间。 中庭摆放古佛像,供品是琉璃制成的器物。 僧房也有追游者,瓦狗泥车骗小儿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东风卷地滚尘沙,扶起垂杨损尽花。 - 东风卷地:东风劲吹,如同席卷大地一般猛烈。 - 卷地滚尘沙:形容风的力量极大,尘土和沙石被卷起在空中飞舞。 - 扶起垂杨:形容风势强劲,能够将垂杨柳吹得摇曳生姿。 - 损尽花:花儿因为强风的侵袭而全部凋谢或损坏。 2. 留意野棠无意度,淡红疏蕾当年华。 - 留意野棠:留心观察,注意到野棠的形态。 - 无意度:无心修饰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首句“十九日初程至青阳赵令尹遣妓出迎自至池不赴乐饮至此望见令却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青阳的路上,被赵令尹派来的妓女迎接的情景。诗人自驾到目的地后,并没有接受她们的邀请,而是直接前往目的地。 我们逐句解读全诗的内容: 第1句:“十九日初程至青阳”,这里描述了诗人十九日出发前往青阳的场景。 第2句:“赵令尹遣妓出迎自至池不赴乐饮至此望见令却之”
【注释】 一般:通常。生态:自然景物和现象。几人描:指几个画家的画,即“几幅”。砑(à)尽:磨得光滑。吴笺:唐代吴道子创制的宣纸,又称湖州纸或宣城纸,产于安徽宣城一带。秃尽毫:笔尖磨得光秃。却是晚唐:却是指晚唐诗人王维。手调烟露染天膏:用烟和露汁调色,染成天空的颜色。 译文: 一般山水几人描摹,砚台上的墨汁都被磨得光了,笔尖上没有一点毛。 但是是后周时期王维工于写景,他用烟和露汁调色
注释: - 重赋三高:指诗人因多次被贬而受到重压,心情沉重,像高山一样。 - 其三:这是第一首诗的第三句。 - 千金孰与此身多:意思是说金钱再多,也换不来我这一身的劳累和痛苦。 - 惭愧君王用已过:意思是说皇帝把我贬得太低,太委屈了。 - 乞得头颅江海去:意思是说我只有到江海中去乞求一死了,才能得到一点安宁。 - 一生辛苦几渔蓑:意思是说我一生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就像渔夫一样,披着蓑衣在江海上漂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此行休羡得闲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可能是官位较高、较为清闲)的满足感。这里的“休羡”是不要羡慕,而“得闲高”则意味着拥有闲暇和高位。 2. “也莫徘徊过二毛”:这里的“二毛”通常代指老年,诗人劝诫自己不要过于留恋或徘徊于晚年的生活,应抓住机会继续努力。 3. “破砚无由赊一饭”:破砚可能意味着贫穷或不如意,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困境
【注释】 春日:春季的早晨。迓(yà)新使君:迎接新来的使臣。 其一:第一。 半生:一生。穷巷:指贫苦人家。抱遗经:抱着遗留下的《春秋》。 诸公:各位官员或同僚。说姓名:介绍自己。 四十头颅成底事:四十岁的人了,还一事无成。底事:何事? 五更炊黍(sù)学将迎:在天未亮时就开始准备早饭,恭候新来贵客的到来。五更:天刚破晓。 【译文】 我一生贫困,在小巷里抱着《春秋》等经书
注释:我自认为还有剩余的精力,便督促儿子抄写两卷晚唐诗。 勾消日力跏趺坐,欲写凄凉神已疲:消耗完我的精力后,我坐在盘腿的姿势上,想要写下那些悲伤、凄凉的内容,但是我已经感到疲惫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晚年时,看到自己辛苦创作的《读唐诗》一书,又重新抄写了两卷晚唐人的诗作,感叹自己的精力已尽。他坐在盘腿上,想要写下那些悲伤、凄凉的内容,但是已经感到疲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