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烈女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大海多么宽广,历经千年也不会改变。 2. 泰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泰山自称极高,精卫鸟不停地衔石飞行。 3.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都能看见精卫鸟在飞。 4.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鲜血被吐出,最终形成了道路。 5. 岂惟成路蹊,崔嵬复崔嵬
这首诗名为《烈女李三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安知坐中间,一一梗与泥。” 注释: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坐在中间的,就像是一根根的树枝和泥土。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群女子在朝廷中的地位低下和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何由腐地骨,鬼笑回牙欸。” 注释:不知他们如何能从腐烂的土地上得到骨头,听到鬼魂嘲笑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五凤铜行灯的形神,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下面逐句解读: - 汉杜陵五凤铜行灯槃歌:这是第一句,点明了诗的主题是关于“五凤铜行灯”。五凤铜行灯是汉代的一种青铜灯具,其形状为盘状,上面刻有五只凤凰。 - 井焰沈然灭火久,风歌沦唱四方守:这两句描述了五凤铜行灯的形态和功能。井火焰熄灭,象征着历史的沉静,而五凤铜行灯则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歌唱,守护着四方。
【注释】 (1)相士:掌卜筮、占梦之官。常苦衣:形容贫穷。 (2)相马:掌良马的选拔、考校等事。常苦肥:形容骏马肥胖,不合标准。 (3)古来:自古以来。岂不然:难道不如此吗?勿谓:不要认为。 (4)秦士:指秦泾。幼湜:名。合阳:今陕西合阳一带,汉时属京兆郡,唐改称长安县,为京城长安的附郭县。 (5)秦士焚舟:指秦泾赴长安应试,烧了船只。超乘:超越车乘,指赶路。争腾希:竞向前进。 (6)自许一战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与张明府泛舟五姓湖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 百顷风漪当面起,下马就船三十里。 五月清凉无处寻,赤日青天归净洗。 主人好客复爱奇,晓郭邀出临空陂。 微茫未辨野岸阔,飒爽但信回飙吹。 峨岢驾桨船窗倚,舟子凫雏相向喜。 旷观不复碍波澜,幽思何如被莲苇。 棹入陂心渺无极,浮虚浮翠皆生白。 琉璃看作地上行,翡翠来从浦边直。 袅袅瀜瀜动偏侧,阴插中条陂底黑
烈女李三行 结怨弥中宵,中宵盛辛悲。 有地何抟抟,有天何垂垂。 高城不为崩,高陵不为陀。 为遣明府来,明府来何迟。 长跪向明府,泪落江东驰。 女今千里还,女忧终身罹。 女诚不敢绐,愿官无见疑。 父冤信沈沈,沈沈痛无期。 一日但能尔,井底生朝曦。 死父地下笑,生仇世中刲。 顾此弱贱躯,甘从釜羹炊。 语中难成声,声如系庖麋。 明府大嗟叹,嗟叹仍歔欷。 翻翻洞庭波,洞庭非渊洄。 崭崭邛崃坂
这是一首描绘柏树生命力顽强、历经沧桑而愈发显得生机勃勃的诗。 诗句释义: - 柏状久知天所恣,势到三株不容四。 - “柏状”指的是柏树的形状。“天所恣”表示大自然的放任。“势到三株不容四”意味着柏树的数量已经达到极致,无法再容纳更多的树木。 - 依稀年向百岁时,亲见唐家晋阳事。 - “依稀”表示模糊不清。“年向百岁时”指的是柏树的年龄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登上华山,山高九仞,时人落在后面。 我在尘世中匆忙奔走,举动阻碍了樊笼。 我放纵地想到,万仞之高的山峰俯视着遥远的宇宙。 胸怀开阔豁达,像青蛙与蛤蟆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想起昨天龙年,日月会聚在龙尾。 我的鞋子登上泰山顶,回望看浩瀚难测的群山。 太阳照耀大海,积金如微尘。 瀑布从山顶泻下,溅起的水珠如点点银光。 置身在这鸿蒙世界之前。 真气注入肌肤。 问苍天为什么搔头
秋寻阳明洞遂登群峰 越人夸越山,山不悬别州。 心胆豗尘泥,尺步封鸿沟。 勇脚攀元寥,园环蹑刀头。 尽剖大腹壮,横得孤眼收。 俯海沈竮竛,策日旁逗留。 溪招白鹤风,柁鼓元气舟。 诧历天外事,恍惚亦不愁。 焉知腥雾中,扰扰虫蛆浮。 青城蜀丈人,偃蹇群岳趋。 会稽佐谁命,贰雄炎祝储。 元气韛嚣氛,铸出争闯如。 尚诮山中人,不辔名势车。 石屋蹲虾蟆,斗偶无两俱。 洞天碧浮浮,浮浮锁匏壶。 壶中无杂仙
溧阳公在城西的祠堂祈求雨水,我随后游览了斋院。 灵祠高耸如同龙首,崇覆的屋檐覆盖着丹垩。 森然的山壁像寒雾中的形态,旌旗飘扬如风的神气。 柏寝郁郁如沉郁的云烟,烟红色的楹柱转成了积雪。 国家荣光显示威严虔敬,年祥之兆寄托在明职上。 诚正的道路一定能够实现,鸿雁高飞仍然可以登陟。 空闲的房舍香炉位于林外,一声磬声通达幽深之地。 晨鸟散去余音喧嚣,无人之处只有深深的草色。 自古庙宇深邃而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