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士常苦衣,相马常苦肥。
古来岂不然,勿谓今更非。
秦士焚舟来,超乘争腾希。
自许一战霸,空捩千钧机。
仍将片叶身,远向灞岸归。
灞陵夜半雪,南山夺光辉。
勾芒迟迟春,仓庚鸣不违。
浮云浩茫茫,安知所从依。
谡谡秋树林,下有双石扉。
逸竹閟青火,亦足忘寒饥。
去矣勿叹嗟,各自从风飞。

【注释】

(1)相士:掌卜筮、占梦之官。常苦衣:形容贫穷。

(2)相马:掌良马的选拔、考校等事。常苦肥:形容骏马肥胖,不合标准。

(3)古来:自古以来。岂不然:难道不如此吗?勿谓:不要认为。

(4)秦士:指秦泾。幼湜:名。合阳:今陕西合阳一带,汉时属京兆郡,唐改称长安县,为京城长安的附郭县。

(5)秦士焚舟:指秦泾赴长安应试,烧了船只。超乘:超越车乘,指赶路。争腾希:竞向前进。

(6)自许一战霸:自己立志要称雄一方,成为霸主。空捩(què):空转动机括。

(7)片叶身:像叶子一样轻盈的身体。灞岸: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流经此,是送别之地。

(8)灞陵: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夜半雪,南山夺光辉。

(9)勾芒:古代神话中的雷神、春神。迟迟:缓慢的样子。

(10)仓庚鸣不违:指春天来临,黄莺鸣叫不停。

(11)浮云浩茫茫:天空中浮云浩渺无边无际。

(12)安知所从依:怎么知道它从哪里依附?

(13)谡谡秋树林,下有双石扉:形容树木高大挺拔,下面有双石门。

(14)逸竹閟青火,亦足忘寒饥:形容竹林幽静清凉,足以忘却饥饿。

(15)去矣勿叹嗟,各自从风飞:走吧,不要叹息惋惜,各自随着风而去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相士常苦衣,相马常苦肥”,以两个“苦”字点明相士和相马的人,都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颔联即承上启下,写他们为什么这样穷困,是因为“古来岂不然,勿谓今更非”。意思是说自古如此,不要说现在不同了。这两句诗,既是对相士、相马人的同情,也是对他们处境的感慨。中间四句写他们志向远大,但命运多舛,“秦士焚舟来,超乘争腾希”,想借超速奔驰来一显身手,结果却“空捩千钧机”。最后两句写相士、相马人虽未得志,但他们仍保持着乐观精神,“仍将片叶身,远向灞岸归”,“各自从风飞”,表达了他们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了相士、相马人的悲愤之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豪迈之气,表现了诗人不畏逆境、敢于进取的精神面貌。

全诗意脉贯通,层次分明。起首二句写相士、相马人的贫困生活。中间四句则通过他们的遭遇,抒发了他们对命运的抗争,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豪情壮志。尾联宕开一笔,以自然景观作结,与前面的内容形成了对比。整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凝重,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