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福
诗句原文: 石齿粼粼水,云衣齾齾山。 天风吹客梦,何日抹鱼颁。 翻译: 石子在水面上闪烁着光芒,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山上的云雾缭绕,如同穿着华丽的衣裳。 天空中的微风轻拂着我的梦境,何时才能摆脱束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注释: “石齿粼粼水”:这里的“石齿”指的是水中的石头,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就像无数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水中。“粼粼”则形容这些石子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光芒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议论。颔联“六朝冠冕埋孤塔”“七宝幡𣄢占故宫”交代了历史背景。“借剑生前谁斩佞,震堂死后尚旌忠”是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也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暮潮西上东风急,满目山河落照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霞图,表现了作者的壮志难酬之情。 【答案】 示例:望江亭。曲水亭空卧石龙,入门鼍鼓震逢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桐山蟉蚴摩空青,桐仙长眠呼不醒。 - 注释:“蟉蚴”指的是小虫在爬行时的样子。“桐山”可能是指地名或自然景观。“青”表示颜色。“桐仙”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人物或自然景观。“长眠呼不醒”意味着某人或某物已经死去,无法唤醒。 - 译文:桐山的生物在爬行时显得微小,好像在空中轻轻摩擦。桐仙已经永远地沉睡了,无法被唤醒。 2. 龙归洞口云漠漠,鹤飞华表秋冥冥。 - 注释
注释 伤田家二首:即《悯农二首》。悯,怜惜。伤,叹惜。 春祈秋报一年期:春天祈神求雨、秋天报答丰收,一年为期。 土谷神灵知未知:土地和谷物之神,你究竟知道不知道? 昨日街头穹米价:昨天街头上卖粮的人说,一斗粮食的价钱是多少。 三钱一斗定何时:三钱就是一斗的价格,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李绅在唐朝中期以诗名世,其诗作多反映社会问题。此诗通过对比来写农民的苦难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中要注意“霭”“绮”“罍”“觞”等易错字的书写。 【答案】 和散里平章游东安汪伯谅半山亭诗韵 丹溪青山冠闽浙,胜游忽聚金台客。朱阑碧槛倚云隈,满地松花踏香雪。 玉京北望苍烟重,山光水色开天容。咳唾随风落珠玉,葡萄酒艳玻瓈钟。 逍遥聊作无事饮,倒著接䍠从酩酊。潮生眼缬春风和,月上松萝酒初醒。 金闺公子玉堂仙,长歌击节音琅然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词,作者通过“桐君塔”、“严子台”“桐江水”、“白云”等意象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伤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答案】 桐江怀古 合江亭下买舟行,击楫中流万古情。 严子台高烟树暗,桐君塔映浪花明。 英雄不并青山在,时事还随红日生。 我欲远寻方外诀,白云深处石桥横。 译文: 在合江亭下租一条船,乘着它划到江中。 严子陵隐居的地方烟雾朦胧,树木苍劲。 桐君山上的桐君塔
【注释】 武林:指杭州。 钱氏池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居杭州,称西湖为“钱塘湖”,故称池台。 苏卿门巷:唐代诗人白居易居杭州时,称其居宅前的小街为“苏公巷”。 人歌人哭:形容杭州人民对白居易的热爱和怀念。 新亭:在今浙江建德县西南。相传晋元帝过江后,曾在此筑亭,后人遂称此地为新亭。 【赏析】 此诗是一首悼念白居易的诗。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春望”即春天登高远望的意思
【注释】 惜花:怜惜春花。 黄金可惜作阑干:用黄金装饰的栏杆可惜,不如用来观赏花儿。 偎倚相看尽日欢:互相依偎着,一边赏花一边谈笑,一直玩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秉烛归来犹未足:拿着蜡烛回来还觉得不足,形容对花儿的欣赏和留恋之情。 梦随蝴蝶绕枝看:仿佛梦中也随着蝴蝶盘旋在花枝间。 赏析: 《惜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写诗人因怜惜花儿而不忍离去,直到天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注释】陈太初:即陈子昂。沧洲:指隐者居所。 【赏析】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石润非经雨”,以“石润”二字形容隐者居处之静谧,并非因为雨水的滋润。次句“林空岂借秋”,则以“林空”来形容隐者的心境之高远,并非因为秋天的到来。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第三句“诗成清不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首先读懂原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诗句的大意。最后分析诗句的内容、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注意不要答非所问或者只答表面的意思。 本诗是一首怀古之作。首句说诗人独宿江楼,做了个梦,梦中游历了京城。第二句写梦中所见,“滞人官库酒多灰”一句是说梦中见到酒缸里积满了酒糟,可见诗人当时生活困苦,心情抑郁。第三句中“钟动漏初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