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春望不堪吟,独倚阑干万古心。
钱氏池台荒草满,苏卿门巷落花深。
人歌人哭几生死,潮去潮来无古今。
风景不殊豪杰尽,新亭谁复泪沾襟。

【注释】

武林:指杭州。

钱氏池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居杭州,称西湖为“钱塘湖”,故称池台。

苏卿门巷:唐代诗人白居易居杭州时,称其居宅前的小街为“苏公巷”。

人歌人哭:形容杭州人民对白居易的热爱和怀念。

新亭:在今浙江建德县西南。相传晋元帝过江后,曾在此筑亭,后人遂称此地为新亭。

【赏析】

此诗是一首悼念白居易的诗。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春望”即春天登高远望的意思,这里借以表明作者因不能与友人同赏春天美景而感到惆怅。首联写登高所见的景物,从空间上说,由“武林”(今杭州)写到“万古”;从时间上说,由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万古心”三字,既表现了作者思念之情之深长,又暗含了他对白居易的无限景仰和崇敬之意。

颔联写“池台”、“门巷”的荒凉。“钱氏池台”句,暗用《唐才子传·元稹》所记:“居易尝有池曰‘六一’,盖取诸龟蒙曰:‘绿净春深好染衣’也。”而“荒草满”、“落花深”句则直写池台门前的荒凉景象。白居易居杭期间,池台、门巷,多经战火破坏。“荒草满”、“落花深”句,既写出了景物的萧条,又透露出作者对白居易当年生活环境的惋惜。

颈联承前二句,进一步抒发感慨。“人歌人哭”两句,是说杭州百姓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他们一边欢唱着歌颂白居易的歌曲,一边流着感激涕零的眼泪;一边哀哭着白居易已去世的消息。这两句诗把读者引入一个感情的漩涡之中,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白居易生前的崇高声望和他离世后的哀痛气氛。

最后两句,由景入情,抒发感慨。“风景不殊”一句说明白居易离开杭州以后,虽然人事全非,但景色却依然如此;而“豪杰尽”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杭州人才凋零的惋惜之情。“新亭”句是化用西晋初年王浚伐吴的故事,据史书记载:王浚起兵攻吴,临出发前,派人到吴国新造的酒楼前作揖致意:“我当消灭你!”吴王孙皓闻讯大怒说:“你是什么东西!敢向我作这样的大言!”(《晋书·王浚传》)后来王浚果然灭吴,而孙皓也做了俘虏。作者借用这个故事,既表示了自己对白居易的追念之情,同时又暗示了自己对杭州人才凋零的惋惜之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作者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