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义
【注释】 彷(páng) :似。 小米云山图:即“米云山”。 石路绝经过:指山中小路,因石头铺成而断绝往来。 幽深处:幽深的山谷。 译文 仿佛置身于米云山之中。 石路上断绝了来来往往,山中的云雾自然地从这儿到那儿。 我欲与麋鹿群相伴,应当在幽深的山谷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山比作人,把石路比作人行走的道路,把山中的白云比作飘忽不定的行踪,把麋鹿群比作自己
注释:岸边的花,水边的汀洲,鸟儿的留连,都是为了留下那份隐逸的情意。碧波荡漾的湖水,丹山巍峨耸立,共同承载着那份隐逸的情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岸花”、“汀鸟”是诗人眼中的自然景物,它们的存在为诗人提供了一片宁静的栖息地。“碧水丹山”则是诗人心中的山水意象,它们代表了诗人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
石路绝经过,山云自来去。 欲共麋鹿群,当在幽深处。
元代诗人方从义是江西贵溪人,字无隅,擅长诗文与书画。他不仅是一位道士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下是对方从义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方从义大约生于1302年,卒于1393年,他的生平事迹主要活跃在元末时期。据记载,他是江西贵溪人,早年入道,师从永嘉人金月岩学道家之学。 - 艺术成就:方从义不仅在道教上有造诣,还擅长书画。他的画作风格潇洒、笔致跌宕,意境苍茫
元代诗人方从义是江西贵溪人,字无隅,擅长诗文与书画。他不仅是一位道士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下是对方从义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方从义大约生于1302年,卒于1393年,他的生平事迹主要活跃在元末时期。据记载,他是江西贵溪人,早年入道,师从永嘉人金月岩学道家之学。 - 艺术成就:方从义不仅在道教上有造诣,还擅长书画。他的画作风格潇洒、笔致跌宕,意境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