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注释:年纪增长,头上增添了白发,愁绪袭来,眼中布满了皱纹。美酒难以成醉意,悠闲地坐到了黄昏时分,乌鸦开始归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诗人在晚年时的感受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首句“老去头添雪”描绘了诗人年迈后头发变白的情景,形象生动。次句“愁来眼着花”则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眼睛布满皱纹的痛苦。第三句“清尊不成釂”意味着诗人无法借助美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
【注释】 客中见菊:在旅途中遇到一株菊花。 病骨惊寒欲授衣,年来身世更支离——因身患疾病而感到寒冷。 菊花相见浑如旧,何事诗人鬓易衰——看到菊花依然盛开,但自己已老态龙钟,头发稀疏。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所见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满地金灿灿的菊花而感慨万千,颔联“菊花”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人在病中看到菊花却像往常一样盛开,这让他不禁感叹自己的老迈和世事的变迁
松阳学舍读张修撰诗因用韵述怀二首 其一 注释: 无一事:没有事情做。 闲窥:悠闲地观察。 游丝:飘动的蛛丝,这里指蜘蛛网。 煮茶:泡茶。 然:烧。 小鼎:小巧的锅。 卷:展开。 连市:“连”和“市”都是名词后缀,“连”是连接的意思,“市”是指市场、集市。 盘餐:简单的餐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闲适心情的作品。首句“冷官无一事”,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官场却无事可做
【注释】 蟾峰:月亮。 衰晚:年老。 栖迟:指隐居,安闲自得。 檐雀聚:指屋檐上的喜鹊聚集。 帙:书卷。 鱼繁:书卷上画着鱼儿。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以及对世事纷争的厌倦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色彩
此身同倦翮,暂托一枝安。 【注释】:比喻自己如同疲惫的鸟翅,暂时寄寓在别人的枝头。安:安定。 山近春常雨,溪深夜更寒。 【注释】:春天的山常常有雨,夜晚的溪水更加寒冷。 灯花频剪落,香篆暗烧残。 【注释】:经常剪去灯心草的灯芯,让灯芯燃烧至尽头,而香炉里的香也渐渐燃尽。 明日寻归路,松阴满石阑。 【注释】:明天我将寻找回家的路,松树的树荫布满了石头栏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益晚年时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悬”、“涯”、“鞭、缆”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答案】 故国在天涯。野店投鞭早,江𦨣系缆迟。行装无长物,吟卷有新诗。留取怀中橘,还家慰母思。注释
己丑年九月抵达金华旅馆,和旧日题写诗的韵律相呼应。 岁月匆匆如流水般悄然逝去,人生道路漫长而艰难。 年老体衰又加上疾病缠身,到了秋末时节病情依然未愈。 池塘里的荷花凋落殆尽,树林中的橘子已经泛黄。 故乡何时才能重归故里,辜负了秋天赏菊的雅兴。 【注释】 1. 冉冉(冉):形容时光流逝,缓慢的样子。 2. 岁华换:指岁月更迭,时间流逝。 3. 悠悠( yōu yóu):形容时间或道路漫长、遥远。
《赠常悦道》 老年豪气在,衰发已盈簪。时扫先亲墓,难忘孝子心。 奚囊兼贮易,行李只携琴。莫问穷通事,相逢酒满斟。 注释: ①老年豪气在:形容人虽老却仍有壮志豪情。 ②衰发已盈簪:头发稀疏,已到可以插在帽子上的程度了。 ③奚囊:古代的一种小袋子,用以盛放物品。 ④兼贮易:这里指的是将钱财、粮食等贵重物品储存起来。 ⑤行李:指出门在外的人的随身物品。 译文: 尽管年迈,但心中仍怀有壮志豪情
【注释】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即圣人。穷至理:探求极至的真理。视死如归:把死亡看得同回家一样平常。此身在:指自己还健在。何忧生事微:何必担心世俗小事。卜茔:选择墓地。垂后计:给后代留下安排。学道:学习道理、教义。觉前非:觉悟过去的错误。羡尔:羡慕你。尔:你们。早息机:早早地停止纷扰。 【赏析】 本篇是作者为预挽诗卷所写的序文。诗人以“达”“穷”二字点明题旨。首联写“达士”,颔联写“穷者”
冬夜书怀 三载广文馆,萧然类野僧。 病怀犹索寞,诗句自崚嶒。 楼迥初更鼓,窗寒独夜灯。 拥裘坐无寐,渐见月华澄。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广文馆的孤独与寒冷,以及夜晚的寂静和月亮的美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冬夜孤寂生活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幽远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