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同倦翮,暂托一枝安。
山近春常雨,溪深夜更寒。
灯花频剪落,香篆暗烧残。
明日寻归路,松阴满石阑。

此身同倦翮,暂托一枝安。

【注释】:比喻自己如同疲惫的鸟翅,暂时寄寓在别人的枝头。安:安定。

山近春常雨,溪深夜更寒。

【注释】:春天的山常常有雨,夜晚的溪水更加寒冷。

灯花频剪落,香篆暗烧残。

【注释】:经常剪去灯心草的灯芯,让灯芯燃烧至尽头,而香炉里的香也渐渐燃尽。

明日寻归路,松阴满石阑。

【注释】:明天我将寻找回家的路,松树的树荫布满了石头栏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益晚年时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此身同倦翮”比喻自己如同疲惫的鸟翅,暂时寄寓在别人的枝头。这里的“倦翮”指的是自己的疲倦和无奈。次句“暂托一枝安”则表达了自己暂时寄居在他乡的心情。这里的“一枝”象征着自己的寄居之地,而“安”则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安定。

第三句“山近春常雨,溪深夜更寒”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景色。春天的山常常有雨,夜晚的溪水更加寒冷。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

第四句“灯花频剪落,香篆暗烧残”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作者经常剪去灯心草的灯芯,让灯芯燃烧至尽头,而香炉里的香也渐渐燃尽。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作者的生活细节,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

最后一句“明日寻归路,松阴满石阑”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期待。他希望能寻找回家的路,而松树的树荫已经布满了石头栏杆。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