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启
秋夜西斋有感 旅况随秋变,凄凄百感生。 白云凝望眼,黄鹄计归程。 蓝缕临邛服,齑盐漂母羹。 旧痾虽有瘥,新业竟何成? 财匮交情淡,门卑礼意诚。 淹留谙世态,出入论家声。 眉锁将诗解,心田仗笔耕。 莼鲈张子兴,灯火退之檠。 雨积堪舆暗,霜欺枕簟清。 天风筛竹响,檐溜泻阶鸣。 伏翼生怜暗,飞蛾死趁明。 雁鸣如有诉,虫语不知名。 兀兀心犹醉,栖栖梦亦惊。 邻砧催薄暮,楼鼓辨深更。 目断家何在
【注释】 1. 乙酉: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馆中:指御史台。2. 督邮:掌管地方监察事务之官。束带连朝(zhì dài lián cháo):穿着礼服,戴好印信,接连几次上奏皇帝的公文。督邮是负责监督地方官吏、执行法令和纠举不法等事的官员。3. 簿书:文书。行役:出差。又经秋:又值秋天。4. 彭泽: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5. 缅思:追念。归来客
注释: 乙酉馆中二首 其二 ------------------------------- 有地方可以闲谈,寂寞的地方; 冗官常常厌恶纷扰如同。 谁能让我实现回到家乡的想法? 就把微官乞求给他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酉年(公元1095年左右)被贬谪为郴州(今湖南郴州)司理参军时所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愤懑之情。 “或有处闲言寂寞”,意思是说
量若洪波重若山,紫薇花下愿君还。 谁知金谷尘埃底,犹自哦诗敢破悭。 注解与赏析: - 诗句“量若洪波重若山”描绘了宏伟的景象,表达了对对方深厚的情谊和期望。 - “紫薇花下愿君还”则表达了在美好环境中的重逢,希望彼此都能回到那个美好的时光。 - “谁知金谷尘埃底,犹自哦诗敢破悭”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坚持写作,展现出不屈的精神风貌。 - 整首诗歌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织
诗句及翻译 ```plaintext 天上黄麻姓字香,九原松槚亦生光。 泰山北斗还公论,笑杀人间马足忙。 ``` 注释 - 黄麻:指皇帝的诏书。 - 姓字:指名字。 - 九原:代指墓地。 - 松槚:松树和槚树,常用于比喻高洁品质。 - 泰山: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 - 北斗:借指公正无私的评判。 - 公论:公众的评议。 - 笑人: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 马足:比喻人的浮躁行为。 ```
注释: 1. 示二舍弟仲吉四首 其二:写给两位弟弟的诗。 2. 偃蹇:高高地耸起的样子。 3. 长松:高大的松树。 4. 阴:树荫。 5. 初应:刚刚发芽。 6. 细如簪:像簪一样细小。 7. 凌云操:指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8. 惟:希望,只。 9. 尽此心:全部心意都寄托在这上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两位弟弟仲吉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期望和祝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注释: 1. 昔年南北事戈矛:从前南、北战乱,刀光剑影中生死相搏。 2. 巨室芸编岂易求:豪门大户的典籍,哪里容易得到。 3. 何幸诗书今满案:多么幸运啊!现在书桌上摆满了诗书。 4. 忍看秋草势同休:看着那秋日里枯黄的草木,不禁想到自己已到了垂暮之年。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诗人以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为题材,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
《示二舍弟仲吉四首·其四》是元代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进行注解: 乃兄辛苦博微官,家道凌迟去住难。 - 注释:哥哥努力在官场上获得微薄的官职,使得家中的生计变得艰难。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担忧与同情,他为家庭生计所迫,不得不在官场中努力挣扎。 堂上二亲俱白发,望谁撑拄报平安。 - 注释:家中两位老人都年事已高,希望有人能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感到安心。 - 赏析
诗句原文 寂寞韦编伴采芹,凤衔新渥下枫宸。 门将此意推同列,江北江南有几人。 译文注释 1. 寂寞韦编伴采芹:指在书斋中默默无闻地学习,用韦编比喻书籍。 2. 凤衔新渥下枫宸:比喻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3. 门将此意推同列:指朱鹤皋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4. 江北江南有几人:表示朱鹤皋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与其他人相比。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贺词
注释: - 推恩及物:推广恩德给所有人。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 报德遗珍:回报恩情留下珍贵的物品。似有知:仿佛有所感知。 - 蕞尔羽虫:小小的虫子,这里指燕子。成故事:成为流传的故事。世间谁忆翳桑时:世上还有谁记得这个时节呢?翳桑时: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对越王勾践进行复仇,被越王勾践在翳桑打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燕子归来,带来了春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