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
下面是对《题秋塘图二首》的逐句释义,并附上译文: - “水落秋菰老”:水面上的秋葵因为水位下降而显得枯萎。 - “夕寒烟树微”:傍晚时分,薄雾笼罩着远处的树木,增添了几分寒冷的气息。 3.“绝怜双白鹭,飞去似知几”:我特别喜欢那双双飞离的白鹭,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仿佛知道何时该归巢休息。 结合注释和赏析如下: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欣赏。通过对秋葵
诗句翻译: 1. 岿然高阁镇吴州,妙手应烦玉斧修。 - 巍峨壮观的玉皇阁坐落在吴州(今江苏苏州),需要精湛的手艺用玉斧精心修缮。 2. 万叠红云凝宝座,一轮白日抱璚楼。 - 无数层叠的红色云彩环绕着宝座(指玉皇阁),一轮白色太阳紧紧抱着玉皇阁(形容玉皇阁的壮丽)。 3. 蒙蒙灏气疑浮蜃,炯炯神光远射牛。 - 玉皇阁周围的空气蒙蒙细雾如同浮在天空的蜃气(一种自然现象,常出现在海边或沙漠地区)
【注释】 三楚名家:泛指在湖南一带的知名人物。异孙:不同寻常的子孙,指汤桂桥。射策,汉代选拔对策者,由皇帝亲自出题,应试者当场作答,以定高下。这里借指考中进士。君门,指朝廷。青衫佐幕:指辅佐幕府工作。青衫,指低级官员穿的青色官服。声名重,名声很大。白首谭经:指晚年从事经学研究。道义尊,指讲求道义的人受到尊重。天壤:天地之间,形容人世非常广阔。遗老:指已死去的前辈或年老的读书人。衣冠:指士人
注释: 1. 寒塘静如镜,云水映出秋色。 2. 溪鸟无心之物,悠悠自在不解人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喜爱之情。 第一句“寒塘净如镜”,通过比喻手法,把寒塘比作一面镜子,形象地描绘出了寒塘的清澈透明,仿佛是一块没有杂质的镜子,让人感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云水映出秋色”,进一步描绘了寒塘周围的景色,云水相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东皋叟:作者自号,即东皋野夫。皋,水边高地。 高情:指高尚的情趣。 爱酒:爱好喝酒。焦革,用草药煎煮的酒。仲长居,仲长者为邻。 天寒:天气寒冷。扫雪:清扫积雪。煎茗(míng):煎茶。罩鱼:用笼罩捕鱼。罩,用竹篾等编成的器具罩住水面捕鱼。 荣利:荣耀和利益。关渠:妨碍。 【赏析】 诗人以东皋野夫自号,此诗作于东皋闲居。诗人移家田庐,始得远离俗世,遂有与世疏离之想。诗人喜爱饮酒
【注释】 题画扇:指题写在扇上的诗。 驴踏雪:骑着毛驴,踏着积雪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七绝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踏雪骑驴的画面,诗人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部分:又代赋(代人作赋) 狼藉风烟知几秋,巍巍杰阁焕然修 - 狼藉:形容景象杂乱无章,这里指秋天的景象。 - 风烟:泛指自然景物。 - 知几秋:知道秋天的到来。 - 巍巍:形容高大、壮丽。 - 杰阁:指宏伟的建筑。 - 焕然修:形容建筑经过修缮后更加壮丽。 译文:秋天的景色被风吹散了,但那高耸入云的建筑依然雄伟壮丽
赠周山人 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疑有道,一毫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注释: 1. 床头曾不置黄金:床头不放置金银财宝,意指淡泊名利。 2. 野褐纶巾善陆沉:身穿简陋的褐色衣帽,善于隐藏自己,形容隐居生活。 3. 七十康强疑有道:年已七十岁还健康强壮,好像有道术一般。 4. 一毫荣辱不惊心:对于荣辱得失毫不在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僦屋吴城不厌贫,江东初奉荐书新。 - “僦屋吴城”指的是租住在吴城的房屋,“不厌贫”表示即使贫穷也不嫌弃。这里的“吴城”可能是指古代的吴国(现在的江苏一带),也可能是泛指吴地。 - “江东”通常指的是长江东岸,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故乡。“初奉荐书新”意味着刚刚接到新的推荐信,可能是被朝廷任命或征召。 2. 壮年才略须名世,异国光阴肯滞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他对逝去妻子杨氏的哀痛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壮岁名登进士科,青云直上趁鸣珂。 注释:年轻时就考取了进士科,官运亨通,地位显赫。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就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仕途顺利,如同鸣珂一样显赫。 2. 子真遐举神仙隐,玄晏闲居制作多。 注释:儿子远走高飞,隐居在神仙般的地方;父亲则过着闲适的生活,创作了许多作品。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