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楚名家有异孙,昔年射策对君门。
青衫佐幕声名重,白首谭经道义尊。
天壤忽惊遗老尽,衣冠今复几人存。
小山桂树伤愁绝,赖有清香为返魂。
【注释】
三楚名家:泛指在湖南一带的知名人物。异孙:不同寻常的子孙,指汤桂桥。射策,汉代选拔对策者,由皇帝亲自出题,应试者当场作答,以定高下。这里借指考中进士。君门,指朝廷。青衫佐幕:指辅佐幕府工作。青衫,指低级官员穿的青色官服。声名重,名声很大。白首谭经:指晚年从事经学研究。道义尊,指讲求道义的人受到尊重。天壤:天地之间,形容人世非常广阔。遗老:指已死去的前辈或年老的读书人。衣冠:指士人,即文人学士。今复几人存:如今还有几人活着?小山桂树:指作者家乡的山,山上有一棵桂花树。伤愁绝:因忧愁而伤心至极。返魂香: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香气。
【译文】
我与三楚名家汤桂桥是同代人,昔日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得到君主赏识。
当年青衫佐幕,名声很大,到了晚年还从事经学研究。
如今天地间已无活人,只有那山林中的衣冠之士还在。
小山桂树已让我伤愁至极,幸好它还能散发返魂香。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他早年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仕途不顺利。直到晚年才得到唐宪宗的赏识。因此,这首诗既表达了他对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感慨,又抒发了他晚年隐居生活的寂寞之感。诗的开头两句写自己与汤桂桥同为“三楚名家”,年轻时都曾参加科举考试,并得到君主赏识。第三句“青衫佐幕声名重”则点出自己曾辅佐幕府,名声很大。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引子,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第四句“白首谭经道义尊”表明,尽管年纪已大,但他仍然致力于经学研究,讲求道义,得到了他人的尊重。最后两句“天壤忽惊遗老尽,衣冠今复几人存”则是诗人感慨世事沧桑,感叹如今能活下来的人都不多了。最后一句“小山桂树伤愁绝”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小山桂树的喜爱之情。然而,正是这些树木也让他感到伤愁,因为它们已经让他感到了岁月的无情。最后两句“赖有清香为返魂”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他认为,只要小山桂树的清香依然存在,那么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不会完全失去生机,即使肉身已经离去,灵魂也可以回归自然。这首诗虽然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