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惟善
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 画鹢齐飞发棹讴,泛江几日过扬州。 晓云最白梅花驿,春雨初香杜若洲。 一代文章关气运,十年馆阁擅风流。 绿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 注解: - 画鹢齐飞:形容船儿众多,如同画中鹢鸟飞翔般整齐划一。 - 发棹讴:挥动船桨唱歌,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 泛江几日:在长江上航行了几天的时间。 - 晓云最白:早晨的云朵最白净。 - 梅花驿:用梅花来比喻驿站的美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季文山斋中早起,看到春天的景象和感受。首联描绘了春景如画,颔联则写出了春风的温柔与雨意,颈联写出了茶香和竹影,尾联写出了醉后的情景。 注释: - 方壶元(wú): 指方壶山,位于今安徽歙县境内。 - 倚遍东风十二阑(lán):遍、尽,尽数。倚遍,一一细看。阑(1án),栏杆,此处指栏杆。十二阑,即十二层,形容栏杆高耸且多。 - 烟雨楼台春似画:楼台被烟雾雨气笼罩
诗句解读 1 “目尽江南送夕阳” - 这句话意味着在观看着整个江南地区,直到太阳的余晖逐渐消失。"目尽"可能表示视线所及之处无一遗漏,而"送夕阳"则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宁静与壮丽景色。 2. “空明直下接鱼梁” - "空明"可能指天空或水面的明亮清澈,"直下"可能指的是直线下降至地面,"接鱼梁"可能是指江面上的桥梁或者捕鱼用的竹篱。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3. “千重云岫连平远” -
诗句: 东风杖屦偶相从,试傍新堤觅旧踪。 译文: 春风轻拂着手杖,我与友人偶然相遇,试着沿着新修的堤坝寻找曾经的足迹。 注释: 1. 东风:春风。 2. 杖屦:手杖和鞋子,泛指行走的工具。 3. 偶相从:偶然相遇或同行。 4. 试傍:试图靠近。 5. 新堤:新建的水边堤坝。 6. 旧踪:过去的踪迹。 赏析: 首句"东风杖屦偶相从"描绘了诗人在春风中,与友人偶遇的情景,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 其三 东岭秋阴 青山失色暗丹枫,广野平林杳霭中。 半岭无云时惨淡,尺天不雨亦空蒙。 冥冥南向藏玄豹,漠漠东开见白鸿。 高处夕佳难揽结,扫除阴翳待雄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山峦的秋色,后两句写天空的晴晦变化。 “青山失色暗丹枫”,这第一句,是说秋天的青山没有了往日的翠绿之色,被一片深红的丹枫所掩盖,显得黯然失色了。第二句“广野平林杳霭中”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的《阳十咏》中的第四首诗,题为《昭灵仙迹》。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译文: 肌肤如雪,冰雪般纯净;神灵一般的存在。此地的昭灵遗迹未曾被世人发现。 华表上的鹤终归时能言语,鼎湖龙升腾时又能攀援。 雨香宝穑琼田晓色中,露冷琪花碧涧春意浓。 仙驭时常随青鸟而去,定会陪侍在昆仑仙境中宴请群真。 注释: 1. “肌肤” - 比喻诗人的皮肤白皙透明,如同冰雪一样纯净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永嘉县令时。诗的第二首,是寄给城南诸友的。 首句“青青草色接平芜”,点明时间是早春。“青青”二字,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使人感到春意盎然。“接”字,则写出了草色的浓密,与“平芜”形成鲜明的对比。 颔联“翠涌千峰入座隅”,“坐隅”是座位的角落,用“千峰”来形容,可见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戴胜”和“于菟”都是山野间的动物,诗人以它们来比喻这些山野中的生灵
野人无事久忘机,肯信纷华有是非。 花信欲阑莺百啭,麦芒初长雉双飞。 书中岁月仍为客,枕上江山屡梦归。 时复思君倚深树,不知残雨湿春衣。 注释: 1. 野人:隐士,隐居的人 2. 忘机:忘却机心(权谋) 3. 纷华:纷繁的世事 4. 书:书信,此处指读书 5. 时复:时常、不时地 6. 倚:依靠 7. 时复:时不时,不时地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以"野人"自喻
在元代诗人钱惟善的笔下,《福源宫得月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个宁静、高远的自然境界。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明月未离海:这句形容月亮仿佛从未离开过海洋,强调了月光的辽阔与永恒。 2. 幽人先倚楼:暗示了诗人独自登上高楼,寻找心灵的慰藉。 3.
注释: 岿然特立梵王宫,梯级惟容鸟道通。 翠壁云绡红劫火,铁檐铃雨落秋风。 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何日扪萝寻胜迹,不愁千里目难穷。 译文: 梵王宫(梵天)巍峨屹立,宛如一尊高大的佛像。只有鸟巢才能通往它的梯子。 红色的墙壁上覆盖着绿色的云纱,仿佛经历了一场火焰的洗礼。铁制的屋檐下挂着铃声,风吹过就像秋日的雨滴落下。 它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只苍劲的苍龙在东方伸展其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