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午睡初醒景与意会援笔赋此 绿阴满庭户,苔色上阶除。 数声幽禽语,一枕清梦馀。 起视日将午,隐几观残书。 陶然若有得,心存太古初。 注释: - 绿阴满庭户:庭院里充满了绿色的树荫。 - 苔色上阶除:台阶上的苔藓颜色呈现出一种古朴的绿色。 - 数声幽禽语:听到了几只鸟的叫声。 - 陶然若:陶然自乐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心情愉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午后醒来时的情景。绿树成荫,苔藓覆盖着台阶
山行不逢人,山鸟随我飞。 松风起涧壑,草露沾裳衣。 注释:在山中行走却没遇到一个人,山林中的鸟儿随着我的飞翔。 独立爱萧爽,此心忘是非。 何由跨仙鹤,一往寻安期。 注释:我独自一人喜欢这清凉爽快的感觉,忘记了世间的是非恩怨。怎样才能像仙人一样骑着仙鹤飞向远方?一直追寻着传说中的仙人安期。 赏析:这首诗以描绘诗人在山行时的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描写山中的景象和心境
【注释】 残阳:夕阳。孤鸟度微影:指暮色中,一只鸟儿飞过去,投下了一道淡淡的影子。 行人:指诗人自己。归程:回家的路程。 十里隔松岭:指从诗人住处到松岭的距离。 萧萧风色寒,漠漠烟光暝:形容风声凄凉、烟雾迷蒙的景象。 稍喜近人家,溪桥接村径:指看到近处的人家和通往村子的小道。 【赏析】 这首诗是写游子在傍晚时分归途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注释】 北平:即今北京。谢叔宾(856—930):字季长,河南人。曾任岭南节度使。谪官:降官,被贬为地方官。夷旷:开阔旷达。秉贞节:保持忠贞节操。济斯民:救济百姓。皇天:上天,指皇帝。白日:日光,喻皇帝的光辉照耀大地。 【赏析】 诗以“北平”为题,意在寄予谢叔宾,希望他能像李白一样,在北方的严寒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岭南的酷热中也能感受到冬天的温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时,能够保持一颗坦荡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进行赏析。 “昨日天气热,披襟步林间。今朝朔风劲,觉我衣裳单。”这是诗人写自己因天气转冷而感到寒冷的句子。其中,“披襟”是解下衣襟的意思;“步林间”则是在树林中漫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为天气转冷而感到寒冷的情景。 “气运有盛衰,天道常循环。富贵何足羡,贫贱何足叹
诗句释义: 1. 吟诗不须苦,吟苦失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诗歌应当轻松自然,不必刻意追求苦思冥想。如果过于费力地思考,反而会失去诗歌的本真和意境。 2. 吾笑郊岛徒,雕锼损肝肺:这里的“郊岛徒”可能指的是那些过分雕琢、矫揉造作的人,他们如同被雕刻过度的木头,失去了自然之美。这一句批评了那些在诗歌创作中过分雕琢,而忽视了真情实感的做法。 3. 凯风因时来,微雨从东至
读陶渊明诗二首 其二
寄曾隐君大雅(其所居堂扁曰东乐)高山列屏嶂,下有幽栖人。 崖壁饶古意,轩窗多白云。 注释: 1. 高山列屏嶂:形容山高耸入云,如同屏风一般。 2. 幽栖人:隐居在深山中的人们。 3. 崖壁饶古意:指峭壁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4. 轩窗多白云:形容窗户外飘荡着洁白的云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5. 松阴覆几席:指的是松树的树荫覆盖在几案和席子上,形成一种清凉宜人的环境。 6.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名《画松歌寄彭子惟求作松下煮蒲小景》。 诗句释义: 高情似王维,妙画固无匹。 绝岛与寒汀,挥秃千兔笔。 飘然江海踪,伫立怀高风。 为作老松树,下著煮蒲公。 译文: 你的作品有王维的高情,妙画确实无人能比。 你在绝岛上,在寒冷的水边,挥笔如飞。 你的笔势飘渺,如同江海中的鱼,伫立在那里,怀念着高洁的品格。 我为你画了一棵老松树,树下坐着一位煮蒲的人。 关键词注释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愁怀似江水,汩汩无时休。 - 注释:心中的忧愁如同江水一般,源源不断,无法停止。 - 赏析:诗人用“江水”来比喻自己的愁绪,表达出一种深沉而绵长的哀伤情感。这种情感如同江水的流动,不断涌现,无法被完全消除。 2. 俯仰今古意,凄凉天地秋。 - 注释:我抬头仰望古今,心中充满凄凉之感,感到天地都像是秋天一样萧瑟。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