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解析】 “文彬”是诗人的字,“前韵见示用隐居之兴答之”是题目,全诗四句。首联“布衣长日坐松风,肥遁惭无济世功”的意思是:我身着布衣,每天坐在松林中的清风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颔联“海上欲寻蓬岛去,花间疑与武陵通”的意思是:我打算去海上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想在花间找到像陶渊明那样的理想家园。颈联“烟霞碧嶂群仙府,风雨苍苔一亩宫”的意思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内容及思想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分析其表达的效果即可。 题干: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 【答案】 译文: 一年没有见到陈公子,登临湖山仍乐此不疲。 海鹤在白昼时飞回云际树巅,岸边的鲜花照映着水边的楼阁。 我自认为文章可以与唐代人比美,旷达的风度要向晋代人求索。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萧子雅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先贤的怀念。 【答案】 ①渝川:指长江。渝川一水净如练,意思是说渝州一带的水特别清澈。净如练:形容水流十分洁净。②百丈:百丈峰,指山高。诸峰:指群山。③乔木:高大的树木。④塞鸿:边塞的大雁。塞鸿傍白云:大雁飞傍着白云。⑤君:你(指萧子雅)。我:作者自指(指自己)。⑥哀吟:悲苦的吟咏。吊昔贤:悼念过去的贤人。⑦老范:作者的好友范元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题南山西岳行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灵昔报熊罴梦,野服重登虎豹关。 注释:山灵(指山神)过去曾报梦给我,让我梦见过熊罴之兽;我再次披上野服,登上了虎豹之关。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山神之间的神秘联系,以及他重游故地的情感。"熊罴梦"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梦中见到了凶猛的动物,象征着他的勇气或力量。而“野服”则暗示了诗人穿着简朴的服装,体现了他的朴实无华
【注释】 1. 一幅轻绡:用薄纱制成的一幅画。轻绡,轻薄的绢。2. 几多清致:多少清新雅致。3. 岭南:指广东一带。4. 淇上:淇水之滨,在今河南北部。5. 经雨实:经雨水滋润结出的果实。6. 拂云竿:高而直的钓竿,比喻高洁的品格。7. 韦偃: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绘画人物肖像,以画松树著名。8. 添画:增加绘画。9. 青松:指松树。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
奉答陈三径 其一 先生居隐南溪上,胜过王维辋川旁。 松杉荫映门前路,鹅鸭池塘秋意长。 无需再为官禄忧,常吟咏怀白云章。 注释: 1. 先生:此处指诗人自己或其友人,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赞颂。 2. 南溪上:指的是南方的溪流之上,是诗人选择的隐居之地。 3. 王维辋川旁: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在他的诗作中提到“辋川”,这里用以对比诗人所居住的环境和王维的辋川有何相似之处。 4.
诗句解析: 1. 石桥山路雪霏霏,十里寒梅照客衣。 - 石桥山路雪霏霏:描述一条被雪覆盖的山路,以及远处可见的石桥,营造出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冬日景象。 - 十里寒梅照客衣:强调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同时暗示诗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环境中仍能欣赏到如此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2. 宗悫谩怀投笔去,陈抟还喜束书归。 - 宗悫:指古代英雄人物宗悫。 - 谩怀投笔去:形容宗悫放下手中的笔
诗句原文: 犬吠鸡鸣宅舍偏,武陵风物晋山川。 玉堂金马知何处,流水桃花别有天。 译文与注释: 李白豪雄偏爱酒,韩公老大欲求田。向来赖寄新珠玉,报答终惭月露篇。 赏析与写作背景: 《奉答陈三径·其二》是明代诗人邓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武陵山水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通过描绘武陵地区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庐陵学者皆名流,一士肄业韩堂秋:这句描述了庐陵地区的学者都是知名人士,其中有一位正在学习的人在韩堂(可能是一个教育机构或场所)学习秋天。 - 庐陵:地名,指中国江西省的庐陵地区。 - 名流:指的是知名人士或者有声望的人物。 - 韩堂:可能是一个教育机构或场所的名字。秋季通常与收获和准备过冬有关,这里可能暗示着学习的季节性或准备阶段。 2. 飞腾未得进士举
奉柬曾进士得之 翠屏万仞摩苍穹,下有志士才且雄。 读书不厌一万卷,食禄犹待三千钟。 大鹏低飞簸海水,老鹤独立鸣天风。 常时惯见车马客,开馆坐对仙岩松。 注释: 奉柬:赠送书信的意思。曾进士:指曾子固,北宋著名文学家。得之:得到他。 翻译: 在翠屏山下万仞高的山峰之上,有一位志士,他的才华和气势都极为出众。 我读书从不嫌多,就像那一万卷的典籍一样,也不贪图丰厚的俸禄,就像那个三千钟的官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