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轻绡写梅竹,几多清致在毫端。
岭南生意东风早,淇上繁阴六月寒。
止渴拟求经雨实,钓鱼曾斩拂云竿。
如今只恨无韦偃,添画青松取次看。

【注释】

  1. 一幅轻绡:用薄纱制成的一幅画。轻绡,轻薄的绢。2. 几多清致:多少清新雅致。3. 岭南:指广东一带。4. 淇上:淇水之滨,在今河南北部。5. 经雨实:经雨水滋润结出的果实。6. 拂云竿:高而直的钓竿,比喻高洁的品格。7. 韦偃: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绘画人物肖像,以画松树著名。8. 添画:增加绘画。9. 青松:指松树。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借赞美张萱的梅竹图来抒发诗人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梅竹图的画工精细,后两句赞其画艺高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叹不如,希望画工能够像韦偃一样,画出更多的好画。
    首句“一幅轻绡写梅竹”,起笔即点明画作的主题,梅花竹子是中国传统画中常见的题材,此处又用“轻绡”来写梅竹,则可见画家的画工细腻入微。
    次句“几多清致在毫端”,继续描绘画作的特点,“几多”一词表明数量之多,“清致”二字表明画中景物的高洁雅致。
    三、四句“岭南生意东风早,淇上繁阴六月寒”,“岭南”与“淇上”皆为地名,此处借代北方的气候。“生意”二字表明画中的梅花竹子生机盎然,“繁阴六月寒”则进一步突出了画作所表现的清雅高洁之美。
    五、六句“止渴拟求经雨实,钓鱼曾斩拂云竿”,“止渴”是指解渴,此处用来比喻画作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经雨实”与“拂云竿”都是形容画作的高远飘逸之态,前者比喻画作如同经过雨水滋润后的果实,后者比喻画作如同高挂云端的鱼竿。
    最后两句“如今只恨无韦偃,添画青松取次看”,“韦偃”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此处用来形容画工技艺高超,无人能敌。然而诗人却感叹道:“如今只恨无韦偃,添画青松取次看”,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画工相匹敌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高洁的品质和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