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幽人住城市,小屋似扁舟。 诗人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中,却有一座小巧的屋子,如同一艘小船,安静而独立。 素壁光含雪,银床冷浸秋。 白色的墙壁反射着月光,就像覆盖了一层雪。银色的床榻被秋夜的寒风轻轻吹拂,显得清冷而孤独。 乘风慕璚岛,钓月忆沧洲。 诗人乘着微风,向往着传说中的璚岛;在夜晚,他思念着那片广阔的沧洲。 同郡多名士,相过听棹讴。 在这个繁华的地方,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他们相互拜访
游郁木 郁郁多同辈,重重重再游。 峡寒霜降早,涧曲水行迟。 药拟分瑶草,书还访墨池。 平生耽野趣,一到一题诗。 注释: 1. 郁郁多同辈:形容树木茂盛,有很多同伴。 2. 重重重再游:指多次重复游览。 3. 峡寒霜降早:描述了峡谷中寒冷且霜降得较早的情景。 4. 涧曲水行迟:描述了山间小溪弯曲曲折,水流较慢的情况。 5. 药拟分瑶草:准备将药材分给同伴。 6. 书仍访墨池
【注释】竹:这里指竹林。嵇阮:指东晋的阮籍和嵇康,二人都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文人,以狂放不羁闻名。故我:即“我于”。凤宿:凤凰在月明时宿于梧桐树上,是吉祥的象征。龙吟:龙吟风声,喻高远清逸之声。毫端翠色侵:意谓笔锋如翡翠般碧绿。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竹林中寻觅友人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三句抒情。首句写闻友师卧病,故来寻访;次句写自己来到竹林,故去寻访友人。第三句写友人嵇阮之趣
【注释】 柬丘行素:指丘行素。柬,通“聘”,指邀请。丘行素,字伯达,东晋诗人。久别丘行素:指长时间没有和丘行素见面。久,时间长久。重逢:久别后的再次相见。发半衰,指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半。世情无系累,世情,世俗之情,指人情世故。无系累,指不受世俗的牵绊。文物有辉光,文物,古代的礼乐制度。辉光,光彩。指古代的礼乐制度依然光辉灿烂。岁月宜琴酒,岁月,时光。琴酒,指饮酒吟诗。乾坤任海桑,乾坤,天地。任海桑
注释: - 旧交多寂寞,高士近何如:旧日的朋友大多感到孤单寂寞,而高尚的人是否也这样呢? - 白首穷经传,青山绕屋庐:到老年还在勤奋地学习经传(古代学术经典),住在环绕着青山的房子里。 - 种松招海鹤,俯槛爱池鱼:在院子里种植松树,希望能引来海中的鹤;俯视栏杆,爱怜着池中的鱼儿。 - 养素无荣辱,心存太古初:保持朴素的生活没有荣耀和耻辱,内心保持着像远古那样淳朴的状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后再逐句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题艾子才括苍吏隐卷:艾子(一作“艾蒿”)的才情被括苍山的官吏所赏识,请他隐居在括苍山。艾子(一作“艾蒿”):即艾蒿,传说中春秋时楚国人。艾蒿有才,隐居于括苍山,后因以喻隐居者。括苍山:在今浙江丽水市境内。 我游群玉洞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于堂 注释:吉文罗允瞻创建了时思堂来纪念祖先,同时也怜悯他的岳父萧君彝,因为他在为国捐躯时没有留下子嗣。于是萧君被附祭在了时思堂中。 萧君死节义,罗氏重彝伦。 注释:萧君因坚守节义而去世,罗家因此重视家族伦理。 礼谨春秋祀,恩隆内外亲。 注释:萧君生前注重礼仪和祭祀,他的后代因此受到家族的厚待。同时,罗家对外人也很慷慨
【注释】 ①曾:曾经。 ②论诗:讨论诗歌,即作诗。一解:一笑,开颜。 ③隔云山:隔着重重的高山。 ④偏:通“遍”,全部。 ⑤葛峰: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北。胜迹:名胜古迹。 ⑥那得:哪里能够。 【赏析】 此诗首二句回忆当年与刘进士一见如故,共谈诗文。三、四两句写别后久隔不相见,而诗人望断云山,思念之情难已。五、六两句抒发了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感慨。末二句以“葛峰多胜迹
这首诗是寄给临江道纪王默渊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玄教和篆章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一教义的期望。 首句“圣代兴玄教”,意为在神圣的时代中,玄教得到了兴盛和发展。这里的“玄教”指的是神秘的宗教或哲学思想,强调了这种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第二句“真人领篆章”,意味着一位真君子(真人)负责管理这些印章,这体现了对这位真君子的信任和尊重。同时
【注释】 潇潇:细密貌。淅淅(shī):风雨声,形容雨点打在树叶、草木上的声音。拟:打算。天台客:指陶潜《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葛水:即葛洪,晋代道教学者,隐居于葛洪山,今浙江桐庐县西南。 【赏析】 《风雨访刘孔殷不遇》,唐李商隐所作。此诗以风雨为线索,写诗人访友不遇的心情。开头两句写诗人冒雨寻访友人刘孔殷,但未遇上;接着写诗人想到朋友可能去天台山游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