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第一句“重利轻生死”,意思是说在利益面前,人可以不顾性命,也可以不念亲情。第二句“哀哉负所天”,意思是说悲哀的是辜负了亲人。第三句“青山空有恨,白骨葬无阡”,意思是说只有青山空留遗憾,白骨无人埋葬。最后一句“忍听慈亲哭”,意思是说是不忍心听到母亲的哭声,最后一句“谁为弱弟怜”,意思是说是谁还会怜悯这个弱小的弟弟。 【答案】 译文:在利益面前,可以不顾性命
诗句释义: 1. “白发感秋风”: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岁月变迁和年老体衰的感觉。"白发"通常象征着年龄的增长,"秋风"则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凄凉世事空”: “凄凉”一词常用来形容孤独或悲伤的情感状态,而“世事空”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人生虚无的感慨。 3. “昔交骑马客,今伴钓鱼翁”: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与过去的朋友(骑马客)和现在的同伴(钓鱼翁)之间的变化
【注释】 百里安民俗,陶然太古风。 布衣无长物,茆屋有焦桐。 未觉羲农远,真堪卓鲁同。 何须种桃李,桑柘满城东。 永丰令蔡行素朴实斋 百里安民俗,陶然太古风。 百里之外,风俗安定,人们生活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回归自然,享受远古的淳朴之风。 布衣无长物,茆屋有焦桐。 穿着朴素的布衣,没有多余的物品,但茅草屋里却有烧焦了的桐木,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觉羲农远,真堪卓鲁同。
诗句释义 1 杖锡游方外:拿着拐杖,在世俗之外漫游。 2. 诗名满世间:诗歌的名声传遍了整个人间。 3. 相同明月好:与明月相伴,心情愉悦。 4. 心似白云闲:心境如同白云般自由轻松。 5. 香雾天龙绕:周围弥漫着香气,仿佛有神龙在环绕。 6. 松风海鹤还:山风吹动松涛,海中归来的老鹤。 7. 知师容入社:知道您的德行,愿意加入您的行列。 8. 堂上有慈颜:大厅里有慈祥的笑容。 9.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凿井过程的诗,全诗四句。前二句写诗人移家至竹林深处,凿井于屋之西偏。后两句写井水甘美,色湛如青天,且能令人容颜不老,胜当年。 【答案】 注释:移家:搬家。修竹里:在竹林边。凿井:打井。移家:搬家。屋:房屋。西偏:在房子的西边。未尽两日力:两天就打成了一口井。能通三尺泉:井水能通三尺深。味甘同玉液:井水味甜得像玉液(玉液:美酒)。色湛见青天:井水色清湛如青天。颇快慈亲饮
【注】 屏山:指屏风山。 牛女:相传是天帝的二女,即织女和牵牛。七夕,中国农历七月初七夜的乞巧节,又称情人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过去在屏山馆中七夕之夜吟诗的怀念。 第一句“去岁山中客”,诗人回忆自己去年(即七夕之夜)作为山中的客人,曾为七夕而吟诗。 第二句“曾为七夕吟”直接表达了他曾经在七夕之夜吟诵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的创作才华。 第三句“感时怀往昔
宜咏楼 危楼供远眺,仿佛在黄州。 翠合群山晚,凉生万竹秋。 古今怀胜迹,天地泛虚舟。 此兴宜高咏,浮名不用求。 【注释】: ①宜咏楼:诗人登临高楼所抒写的感受。 ②危楼供远眺:指登上高楼可眺望远处的景致,此处用“危楼”形容楼的高耸、壮观。 ③仿佛在黄州:意即站在楼上好像身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一样。 ④翠合群山晚:指傍晚时分,山色与树色交织在一起,一片翠绿色。 ⑤凉生万竹秋
诗句解析 1 儒名推令族: 这句表明作者的名声可以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相比,显示出其才华或成就。 2. 吾舅冠群伦: 这句话表达了对舅兄杰出地位的认可,用"冠群伦"形容其卓越非凡,在同类中最为出色。 3. 但倚文为富: 虽然依靠文学成就可能带来财富,但这并非真正的富裕,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4. 休论病是贫: 这里用“病”和“贫”两个词来表达一种对比或讽刺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外舅襄阳远”一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对象,“音信恨未通”一句是说与外舅的音信往来断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后四句是写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诗人内心情感。“关河奔走外”,关山河山阻隔,自己奔波在外,“乡国乱离中”,家乡战乱,自己颠沛流离;“暗草江南路,晴云塞北鸿”,江南小路被野草遮蔽,塞北大雁飞过天空,写出路途艰难,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一樽林下酒
注释: 风流席子云,游艺最超群。 卷里新诗句,毫端小篆文。 折梅曾寄我,看竹又逢君。 独有怜才意,临岐不忍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席焕章离开后,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风流席子云”,赞美席焕章的才华和气质,风流是指他的才华横溢,子云是他的字,表示他是一位有学问的人。 第二句“游艺最超群”,表示席焕章的才华在同辈中无人能及。 第三、四句“卷里新诗句,毫端小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