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利轻生死,哀哉负所天。
青山空有恨,白骨葬无阡。
忍听慈亲哭,谁为弱弟怜。
几回风雨夜,欹枕泪潺湲。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第一句“重利轻生死”,意思是说在利益面前,人可以不顾性命,也可以不念亲情。第二句“哀哉负所天”,意思是说悲哀的是辜负了亲人。第三句“青山空有恨,白骨葬无阡”,意思是说只有青山空留遗憾,白骨无人埋葬。最后一句“忍听慈亲哭”,意思是说是不忍心听到母亲的哭声,最后一句“谁为弱弟怜”,意思是说是谁还会怜悯这个弱小的弟弟。
【答案】
译文:在利益面前,可以不顾性命,也可以不念亲情。悲哀的是辜负了亲人的期待。只有青山空留遗憾,白骨无人掩埋。是不忍心听到母亲(的哭声)和(对弟弟)的怜惜。
赏析:
此诗作年不详,据《明史.文苑传》载“伯让生至治丙寅岁饥,寇大起,商遇害,”可知是元朝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以沉痛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哥哥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重利轻生死,哀哉负所天。”“重利轻生死”是指人在利益面前,可以不顾性命,也可以不念亲情。“哀哉负所天”则是说悲哀的是辜负了亲人。“所天”即亲人、父母。这两句话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中间两联“青山空有恨,白骨葬无阡。”这两句写景抒情,表现了作者的悲痛心情。“青山”指代哥哥,是希望哥哥能活下来。“白骨”指自己,是表达自己活着没有意义。“阡”指小路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墓地。
最后两句“忍听慈亲哭,谁为弱弟怜。”“忍听慈亲哭”是指不忍听母亲的哭声,因为母亲一直疼爱自己的孩子。“弱弟怜”则是说是谁还会怜悯这个弱小的弟弟。这两句是对上两句感情的深化,也是对全诗感情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