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根据选项要求来分析赏析。此题注意结合全诗理解“两地”的含义。“两地”,一指吴地与故乡;二指诗人在吴地所居的江阁。“两地”都牵动着诗人的乡思。 【答案】 寄吴嘉靖:明月照着江边的楼阁,北风吹动树林的声音。 注释:吴地(即故乡)和家乡。 赏析:“两地”一指吴地与故乡;二指诗人在吴地所居的江阁。两句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幼亨为录玉笥集 - 注释:幼亨,可能是一个名字或称呼。玉笥,古代一种用玉石制成的书柜,用来收藏书籍。这里可能是指收集诗歌的行为。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收集和整理诗歌的爱好和热情。通过“幼亨为录”这一行为,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尊重和珍视。 2. 习隐犹南郭 - 注释:习隐,指的是隐居生活,南郭,指的是《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中的南郭先生,一个假装做渔夫的人
【注释】 柬:问候。江泳思,字子澄,北宋诗人、文学家。“康伯”指康庭筠,字伯可,是江的好友。“少陵”,即杜甫,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珠玉”,形容文章写得好。“参苓”,指《神农本草经》中介绍的多种草药。“岁月”,时间。“山林”,比喻隐士的生活。“子俊英”,比喻人英俊聪明。“梧树”,梧桐树。“凤凰鸣”,指听到凤凰叫。 【赏析】 此诗是江泳思写给朋友康庭筠的一封书信
【注释】 题邹文彦永思堂:即题作《永思堂》诗。 兵戈有宁日:指战乱平息的日子,也就是和平安定的时候。 父母无归时:指战争时期,家破人亡,亲人离散的时候。 黯黯塞云远:黯淡的塞上云彩遥远。塞,边塞。 萧萧风木悲:风吹落叶发出凄凉的声音。 江流千古恨:江河永远流传着千年之恨。 先亲念:对已故的亲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抒情短章。诗人以“题邹文彦永思堂”为题
【注释】: 1. 客归与舍弟仲言从弟季言宴集:我回来和舍弟仲言及从弟季言一起聚会。 2. 昔别怜桑梓,今还抚菊松:过去分别时怜惜家乡的桑梓(故乡),如今回来了抚慰菊花和松树。 3. 入门儿女笑:进门时,孩子们都笑了。 4. 展席弟兄同:展开筵席,弟兄们一同坐席。 5. 岁月全生计:一年一年地维持生计。 6. 衣冠尚古风:衣着打扮仍保持着古时候的风格。 7. 怡怡有真乐,往事愧飘蓬:心情愉快
赏析: 这首诗是邹幼亨在被朝廷召用后因告假回家养亲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之子文章进,严君德望尊。(其一) - 解释: 儿子的文章学问有所提升,严父的德行声望备受敬重。 - 赏析: 这里通过父子关系,展现了家庭中的教育传承和道德风范。诗人通过描绘父亲的形象来表达对父亲的敬仰以及对家庭教育的肯定。 2.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阅读了谢检校叔宾的诗集,对其中的一些诗句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1. 北极开薇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北方的一个省里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北极"可能是指他的家乡或者他选择的隐居地,"开薇省"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省"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官位或者是一个行政区划。 2. 东山筑草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东方的地方建了一个草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 首先看注释①,“五更”是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段,每段为一个时辰,其中“五更”指半夜十二点至凌晨两点这一段,这里代指夜半时分;“山家”指山村人家;“鸡乱啼”形容鸡鸣声杂乱无序地响起来,表现了鸡乱鸣的景象。 接着看注释②,“风生”是风吹起的意思,梧桐树是常绿乔木,叶子四季不凋落
【注释】 1. 山中叟:指陈尚泰。 2. 清秋:秋天,这里指深秋。卷里诗:藏在书卷里的诗。 3. 五言推古淡,数月惜分离:用五言诗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因离别而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4. 雁过西风急,乌啼北斗垂:大雁飞过,西风急促;乌鸦啼叫,北斗星低垂。 5. 怀君当此夜,愁绝倚窗帷:怀念友人在这时,我忧愁到了极点,只能倚着窗帷发呆。 【赏析】 《秋夜忆陈尚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
【解析】 “水驿”三句,点出送归的背景:在驿站上被送走的,是邹幼亨(作者)的祖父;而返回时被迎接的是邹幼亨(作者)的父亲。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送归的场面,也表现了父子间的深情厚意。接着写邹幼亨回家后的情景。“生计”两句,承上启下,由父及子,由外及内;“风光说帝畿”五字,则将整个诗篇推向高潮。这一句,既写了皇帝的恩德,也暗含了对皇帝的颂扬。“解装”两句,写邹幼亨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