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供远眺,仿佛在黄州。
翠合群山晚,凉生万竹秋。
古今怀胜迹,天地泛虚舟。
此兴宜高咏,浮名不用求。
宜咏楼
危楼供远眺,仿佛在黄州。
翠合群山晚,凉生万竹秋。
古今怀胜迹,天地泛虚舟。
此兴宜高咏,浮名不用求。
【注释】:
①宜咏楼:诗人登临高楼所抒写的感受。
②危楼供远眺:指登上高楼可眺望远处的景致,此处用“危楼”形容楼的高耸、壮观。
③仿佛在黄州:意即站在楼上好像身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一样。
④翠合群山晚:指傍晚时分,山色与树色交织在一起,一片翠绿色。
⑤凉生万竹秋:万竹在凉爽的秋季里发出阵阵清冷之音。
⑥古今怀胜迹:古往今来有许多著名的胜迹。
⑦天地泛虚舟:比喻人生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舟,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
⑧此兴宜高咏:这里的兴致应该高歌一曲。
⑨浮名不用求:不要追求名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宜咏楼的描写,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首联“危楼供远眺,仿佛在黄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仿佛身处黄州(今湖北黄冈),展现出他对远方景象的无限向往。这两句诗以“危楼”和“黄州”作比,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眷恋。
颔联“翠合群山晚,凉生万竹秋”进一步描绘了宜咏楼周边的自然景色。这里的“翠合群山晚”描绘了夕阳下,群山的翠绿和晚霞交相辉映的景象;而“凉生万竹秋”则表现了秋天的凉爽气息和万竹发出的清凉声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宜咏楼周围的自然美景。
颈联“古今怀胜迹,天地泛虚舟”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这里,诗人将古今中外的胜迹比作一叶扁舟在天地间飘荡,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此兴宜高咏,浮名不用求”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总结和反思。他认为,只有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要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以宜咏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富含哲理,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