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龄
【解析】 “山中寄”意思是“在山中寄居”。“已”是“已经”,“结茅庐”是“盖起草屋”。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山林中隐居。我已经盖起了茅屋,与世隔绝。“尘”,指世俗的尘埃,“迹”指踪迹,“渐疏”是指越来越疏远。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已经在山林中隐居,已经远离了世俗的足迹。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中的“生计事”指谋生的事,“野人”是隐者的自称,“生计”指生活,“枕前书”指床头边的诗稿
【注释】 乍脱尘埃:忽然摆脱世俗的纷扰。梦寐安:梦境中感到安宁。透明岩:指岩石表面像水晶一样清晰可见,晶莹剔透。开颜:展开笑脸。晚霞、雁:都是自然景物。尽时:日落时分。仙迹不随岩桂老:神仙的遗迹不会被岩石上的桂花凋谢而消失。禅心长共岭云闲:禅心与高岭上的云朵一样悠闲自在。 【赏析】 《透明岩》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 首句“乍脱尘埃梦寐安”,写诗人突然摆脱了尘世的纷扰
读三国志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译文:国家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得到了贤才,而不是因为兴衰更替是自然循环的结果。诸葛亮去世时,周瑜也随之陨落,平定西川之后投降东吴,这些行为都显得非常平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志》中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人才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有国由来在得贤”强调了人才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下面是逐句解释: 诗句 1. 山舍南溪小桃花:描述山中小屋旁边的南溪边,有一棵盛开的桃花。 2. 一树繁英夺眼红:形容桃花开得非常旺盛,颜色艳丽,仿佛能夺人眼睛。 3. 开时先合占东风: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棵桃花率先开放,仿佛能预感到春风的到来。 4. 可怜地僻无人赏:可惜这个地方偏僻,没有人欣赏这样的美景。 5. 抛掷深山乱木中
【注释】 1. 信马:指放牧的马,任其自由奔跑。 2. 春山曲:春天山间的小路弯曲曲折。 3. 芳草和烟:青草地上飘着一缕缕烟雾。 4. 莫人:没有人。 5. 那堪:哪里能够?那更让人感到难堪、痛苦。 6. 相思谷:即相思桥,传说中男女相会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苦的诗,诗人用“过相思谷”来表达自己对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悠悠信马春山曲”,以信马游春的意象起兴
【赏析】 王维是盛唐的著名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但此诗写的却是羁旅之情。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无奈和寂寞之感。首联“家隔西秦”,即家乡在西方,距离很远,而“无远信”则表达了对家的思念;“身随东洛”则写出了自己身在洛阳,与家乡相隔千里,时间流逝却无法回到家乡。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无奈和寂寞之感。 第二句“病来旅馆谁相问”
《寒梅词》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注释: 霜梅:即早梅花,因其开放在霜降时节而得名,是冬日里最早盛开的花卉之一。 岭头枝:山岭上的枝条,这里特指早梅生长的位置。 万卉千花:泛指各种花草树木。 冻不知:被冰冻得动弹不得,无法感知外界的变化。 留得和羹滋味在:比喻梅花虽历经严寒,但仍保留着美味的汤羹般的风味,意即梅花的品格依然鲜明。 任他风雪苦相欺
注释:庄子的圣明恩泽就像安排散地一样,贤明的国君宽宏大量地借给我新居。在闲适中也能从事一些悠闲的生活,写出了南华这部书。 赏析:此诗以诗人自况,抒发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圣泽安排当散地”是说圣人恩泽如大地般广阔,我应当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颔联“贤侯优贷借新居”则表达了诗人对贤明君主的感激之情,他们慷慨地给予他安居乐业的机会。颈联“闲中亦有闲生计”
【注释】 入谷:进入山中。先生:这里指僧人。一阵香:一股香气。异花奇木簇禅堂:寺院里生长着各种奇异的花和树。簇,聚集。禅堂:佛寺中修行打坐的场所。可怜:可惜。门外:寺院外的门前。高低:高低不平。万毂千蹄:形容车马很多、络绎不绝,毂,车轮。万毂千蹄日日忙:形容车马络绎不绝,一天到晚都很忙碌。 【赏析】 首句“入谷先生一阵香”,是写山中和尚的生活气息,一进寺门就能闻到阵阵的檀香味
宿张正字别业 茅屋萧寥烟暗后,松窗寂历月明初。 此时谁念孤吟客,唯有黄公一帙书。 注释: 茅屋:茅草盖的屋子,形容简陋。 萧寥:荒凉、寂寞的样子。 烟暗后:烟雾缭绕,昏暗不明。 寂历:寂静,冷落无声。 此时:这个时候,指夜晚。 念:思念,怀念。 孤吟客:独自吟诵诗歌的人。 黄公: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为官于彭泽县令。后世多以“黄公”称呼陶渊明。此句指陶渊明。 一帙书:一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