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皓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大漠行”是题目,点题;“单于犯蓟堧”“胡毳暖生冰”,写边塞之艰苦;“马蹄冻溜石”“云沙泱漭天光闭”,写边塞的荒凉。 【答案】 (1) 大漠行军,边关将士们不畏艰险,奋勇杀敌。 (2) 边塞之苦:战马在冰封的地面上行走,蹄下发出声响;胡人将毳(cuì)毛制成的毡子裹住身体,以抵御严寒。 (3) 边塞之荒:山峦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道路遥远且艰难,令人劳累不堪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萧关城南陇入云:描述萧关城南的景象,陇上云雾缭绕。 - 萧关城北海生尘:描绘了萧关城的宏伟与壮丽,城墙上的尘土仿佛是大海一般汹涌。 - 咄嗟塞外同为客:诗人感叹自己身在塞外,与徐四一样都是游子。 - “咄嗟”:快速地,忽然间。 - “塞外”:指的是边塞之外的地方,即边疆。 - “同为客”:共同成为了远方的游子,表达了诗人与徐四之间的深厚友谊。 - “一送君”
注释: 属城富才雄,文园饯席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属城的人才都很出众,就像王文园的宴会一样。” 此席何所饯? 徭役五原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座位是用什么来饯别的呢?是被派到五原去服役吧?” 疾沙乱飞雪,连车条转蓬。 这句话的意思是“狂风卷起沙尘,大雪纷纷扬扬,车子像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就像被风吹动的蓬草一样。” 雁归寒塞近,客散祖亭空。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雁飞回寒风中的边塞
奉使松府 蜀山匝地险,汉水接天平。 波涛去东别,林嶂隐西倾。 露白蓬根断,风秋草叶鸣。 孤舟忽不见,垂泪坐盈盈。 译文: 奉旨出使松府,蜀山环绕着大地显得危险,汉水横贯天际显得宁静。 波涛向东奔流告别,林间的山峰向西倾斜。 清晨的露水晶莹如玉,篷草的根部被切断了。 秋风中草木摇响沙沙声,孤舟突然消失不见了。 落泪坐在江边泪流满面。 注释: - 奉使松府:奉命出使到松府(今四川省松潘县)去。
出峡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注释: 1. 巴东三峡尽:指巴东地区(今湖北省西部)的三峡山峡已全部露出水面。 2. 旷望九江开:放眼望去,九江(今江西省北部)的江面开阔如海。 3. 楚塞云中出:形容云雾缭绕,仿佛楚塞在云中显现出来。 4. 荆门水上来:指荆门山(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水流自山中流出。 5. 鱼龙潜啸雨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注释: 鹦鹉:这里指的是鹦鹉这种鸟,也泛指鸟类。 殊姿致:独特的姿色和风度。 鸾皇:古代传说中鸾鸟和凤凰的并称,象征高贵。 金殿里: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玉阶前:指皇帝站立的地方。 贾谊才方达:贾谊有才华。 扬雄老未迁:杨雄年纪大但没有得到重用。 能言又有地:《诗经》中有“言之无文
注释: 渝州:今重庆市。 蓬发:形容头发稀少,像蓬草一样。 柳条春:春天柳条发芽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共是他乡客”一句,点明了诗人与故人都是他乡之客,身份相似,情感相通。接下来的两句“俱为失路人”,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在旅途中的遭遇相同,都曾失去过方向。第三句“自怜蓬发改,不掩柳条春”则是对前两句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鬓发稀疏、年事已高的自我感慨
的的夜绵绵,斜斗历高天。 露浩空山月,风秋洞壑泉。 饥鼯啼远树,暗鸟宿长川。
单于犯蓟堧,虏骑略萧边。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 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三军遥倚伏,万里相驰逐。 旌旆悠悠静潮源,鼙鼓喧喧动卢谷。穷徼出幽陵,吁嗟倦寝兴。 马蹄冻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沈海色凝。 崆峒北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 阳春半,岐路间,瑶台苑,玉门关。百花芳树红将歇,二月兰皋绿未还。 阵云不散鱼龙水,雨雪犹飞鸿鹄山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 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